走进宜居威海 活动亮点纷呈
5月14日至16日,2015武术齐鲁行活动走进宜居海滨城市威海。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专家们不仅像往常一样来到人群密集的广场、公园,深入偏远的社区对武术习练者进行指点;还应邀走进武馆,与里面的教头和练习者进行交流切磋;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武术齐鲁行威海站,首次将当地的武术名家纳入到省武术专家团队的行列中,使得这项有意义的活动更加亲民和接地气。
亮点一 威海武协,麻雀小五脏全
受人口总量所限,威海武术习练者的数量确实比不了菏泽、烟台等武术之乡,但该市武协的架构却非常健全,活动组织得也相当规范和严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威海市武协主席张开志告诉记者,自2004年他上任武协主席后,就把威海武术的每一个门派都成立了研究会,“之前威海武术基本上属于松散状态,每个门派成立研究会后,他们虽然还是各管一摊儿,但都纳入威海武协这个‘大家庭’,凡事由武协总负责。这样大家不再是散兵游勇,而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张开志说,起初文登和威海新区没有武术协会,市武协就组织两地先成立工作委员会。“有了抓手,才好管理。”为进一步融洽各门派之间的关系,市武协要求各门派的掌门人都要渐渐淡出威海武术比赛的赛场,将他们纳入裁判委员会名单,但在比赛中他们不能参与裁判工作。“这样既把更多机会让给让年轻人,让他们在比赛中崭露头角;又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公正。”
组织架构健全了,接下来就是推广的事儿了。上任伊始,张开志就带领武协一干人在威海各大公园和广场设立太极拳练习点,由武协派专门的太极拳老师进行巡回指导,要求大凡群众来站点学习24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拳的,老师必须免费教授,“起初,我们武协在全市设立了十几处站点,如今已经发展壮大成几十个了,习练人数也成几何级增长。”此外,张开志上任以后,还给威海市五大班子以及市机关工委都发信函,阐明了习练太极的好处。后在市机关工委的支持配合下,市直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每个单位都派两名代表到武协进行了太极拳培训,培训结束后回到原单位进行教学,不久便蔚然成风。
张开志告诉记者,威海武协还将威海半月湾小学打造成了武术特色学校。“学校的每一名师生都会一门武术,该校每年达到初段位的学生达上百名。”2012年,他又在文登区的王坛镇推广太极,2013年还组织镇里的56个村之间进行太极拳比赛交流,使得后来该镇成为远近闻名的太极拳镇。2014年,威海武协又对临港区每个中学的体育老师进行了太极拳培训,然后在该区每个中学进行太极拳推广,为烘托太极氛围,同年在该区承办了威海市太极拳比赛。“威海武协以上所有的培训都是免费。”张开志说,“我们的宗旨是只要大家有需求,市武协就派人免费进行教学。只有把武术氛围培养起来了,威海武术的发展才能顺理成章。”
威海武协还不断推进威海武术的海外交流活动。英国人麦瑞德是威海武术协会海外会长,他不仅在英国成立了中国文化体育学院,在欧洲很多国家都有分协会,影响力很大。他的师父和师爷都是威海人,每年双方都率队进行武术互访交流,举行中英武术交流大会。张开志率队赴英交流期间,还曾在白金汉宫受到英王室成员的亲切接见。
张开志本人是企业家,他开办了一家大型高丽黑猪养殖场。目前养殖规模在2000多头。据他介绍,目前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冠军队员所食用的猪肉就是他们养殖场供给的。
凭借着对武术的一腔热情,张开志本人上任武协主席以来,投入了不少钱,“既然大家看得起我,让我来干武协主席,我就要干好,要说利益,说句实在话,我这些年一直是在投钱。”张开志说,下一步,协会还会加大投入,进一步扶持威海社区、乡镇、农村武术的发展,“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在着手干这项工作了,我们每年都不定期派人到乡镇进行武术培训。”
亮点二 地方名家加入更接地气
在武术齐鲁行威海站,记者发现,除过去的老专家武术八段姜周存和徐学礼外,当地“牛郎棍”的现任掌门人萧明魁也加入专家队伍,对武术习练者进行了巡回指导。
萧明魁1937年12月生于牟平县埠西头乡(现牟平区埠西头镇)留格庄村,是“牛郎门”第十三代唯一继承人。现任山东省武术协会咨询委员、威海市武术协会顾问、乳山市“牛郎棍研究会”会长。
萧明魁虽师从名家,武功深厚,但淡泊名利,憨厚淳朴且为人谦和,从不争强好胜,故很少参加各种比赛,然一经出手必有收获。在他参加的为数不多的国内国际武术比赛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3年,萧明魁参加烟台传统武术比赛,获短器械牛郎棍冠军;1984年,参加山东省传统武术比赛,荣获牛郎棍一等奖;1998年,在济南国际武术节上又获牛郎棍金牌;1999年,年过六旬的他应邀参加济南国际武术比赛,再显神威,一人独揽棍术、拳术两枚金牌,足见其武功超群。2006年,萧明魁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武术七段”。
萧明魁不仅武功深厚,而且武德高尚。在全国武术挖掘整理中,他说服家人,慨然将祖传秘籍公诸于世,传授海内外弟子千余人,并流传到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阿根廷、港台等国家和地区。2004年5月,加拿大武术团体一行20人专程来乳山取经学习牛郎门功法,为中华武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萧明魁参加工作以来,教过书,当过汽车修理工,做过文书,1979年调入乳山市公安局经纶丝绸厂派出所任所长,直至退休。为弘扬中华武术,他呕心沥血十余载,将“田字鞭”套路及“双折鞭”、“单折鞭”写成《牛郎棍》一书,2003年9月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又与北京华视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将《牛郎棍》一书中的“田字鞭”、“双折鞭”、“单折鞭”及未出版的“龙虎斗鞭”制作成光盘,向海内外发行。他整理奉献的祖传“牛郎棍”,亦被列入《中国武术大辞典》,属国家重点挖掘整理和保护的优秀拳种之一。
亮点三 走进武馆,活动谋划多样
在武术齐鲁行威海站,专家团队一行还来到威海秘宗拳研究会馆,不仅对在馆内练武者进行了指点,还对传承和发扬中华武术提出了真知灼见。
曾在83版《水浒》中扮演过鲁智深的老专家徐学礼表示,无论是在武馆还是广场或者公园习练武术者,中老年人可以量力而行以健身为主,但对于年轻人,他建议一定要打好基本功,“特别是来馆里学习武术的年轻人,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一定要吃透武术的技击性和实用性,只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将中华武术传承下去。”
该武馆负责人张庭恺8岁起就开始练习查拳,后师从于学俭学习秘宗拳,在武术界“吃百家饭”的他后来还先后师从著名武术家于海、于承惠以及于天成等。在1992年全国武术比赛中获一等奖。
据张庭恺介绍,他们武馆实行会员制,进馆练武的人每年都象征性地收一点学费,因为有房租和水电费。来他这里学武的有很多慕名而来的远道者,其中一名来自蒿泊的75岁的老人,他刚来时腰不好,走路直不起腰。“来后非要跟我练武不可,我们测试了一下他的心脏没问题,就先答应了。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基本功和套路练习,他腰慢慢不疼了,走路也能直起来了。于是直到现在,他每天都风雨无阻,往返坐3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我这里练武。”张庭恺说,“老头说要给我钱,我哪能要他的钱。便跟他说,钱就免了,我就算公益了吧!”
记者发现,在张庭恺的武馆里,既有年老为强身健体而来,也有不少小青年,一位姓张的小伙告诉记者,他现在还在上中学,每天下课后都会来馆里练习,已经有四年多了,“我练武后,不但自己的身体强健了,也是学校里传播和教授武术的积极分子和带头人。”
从去年的太极齐鲁行,到今年面更广的武术齐鲁行,从起初在人群密集的广场、公园等站点对武术爱好和习练者进行指点,到后来的深入乡镇、再到威海站的走进武馆。省武术院院长翟寿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将尝试探索更多的形式,以更加灵活和实用的方式,对山东武术进行更加深入地宣传和更加全面地推广,“下一步我们还谋划武术齐鲁行专家组走进学校,走进企事业单位等。另外我们准备在武术齐鲁行的过程中,将省队专业队员带下去,套路和散打队都将走下去。这样每到一地既有专家的讲解,也有省专业队员的演示,一方面让地方练武者见识省内乃至国内最高水平选手的身手,另一方面也是对我省专业队高水平队员的一次免费包装和宣传,一举两得,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