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东:麦品如人品 和小麦结缘是命运的安排

23.06.2015  10:50

赵振东在观察小麦试验的情况 (张忠 摄影)

赵振东在小麦试验田 (王祥峰 摄影)

  未到盛夏,热浪已烤得大地生烟,一阵风吹过,麦香扑鼻,一年一岁,沉甸甸的麦穗又黄了。“农业科研工作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服务。只有农民富裕了,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山高人为峰,虽已73岁高龄,但眼前这位老人却依然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高峰,他就是“齐鲁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科院小麦专家赵振东。

  和小麦结缘是命运的安排

  赵振东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经历过六十年代的饥荒,深知粮食就是国家的生命。“为天下人谋食,为农民多打粮食,让老百姓吃饱还要吃好,是我的心愿和责任。”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振东带领团队育成的5个小麦品种,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在农业生产中迅速得到推广。

  “市场上的两个馒头里,就有一个是用他培育的品种种出的小麦做的。” 一位业内同行曾经风趣地说。1984年,赵振东来到山东省农科院,带领团队先后育成济南17、济麦19、济麦20和济麦22等大面积主栽小麦品种,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在全国已累计推广超过4亿亩。

  2013年赵振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回首当初,赵振东只是觉得自己要在农业科研方面做一些事情。“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命运的安排,但我爱这片农场,爱这片属于我的农场。”他说。大学毕业后,赵振东被分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待就是15年。“我还记得,刚去那里的时候十分不习惯,一天三顿棒子面,吃的肚子里酸水向上涌。”赵振东回忆道。15年的基层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也让他看到了农民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渴望。

  麦品如人品,搞育种就要跟麦子一起经历酷暑和严寒的考验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仍依赖进口,选育强筋小麦成为国家战略需求,为此,赵振东创建了以微量沉降值为核心的优质面包小麦育种方法,育成我国第一个年推广面积过千万亩的面包小麦“济南17”,结束了我国优质面包小麦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搞育种就要跟麦子一起经历酷暑和严寒的考验,稳住心神,扑下身子,才能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好品种。”赵振东说,“麦品如人品。如果你怕热,你育出来的麦子就不耐热,如果你怕冷,你育出来的麦子就不抗寒。”

  有人问:“你不怕热,也不怕冷,那您怕什么呀?”赵振东说:“怕干不好活。”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个新品种的选育至少要十年时间。从优质面包小麦“济南17”到优质面条小麦“济麦19”,再到我国第一个面包面条兼用型小麦品种“济麦20”,一路走来赵振东和他的团队忍受严寒酷暑,默默耕耘。

  73岁的赵振东早已到了退休年龄,但他还是服从了组织的需要,留下来继续做科研,带团队。“农业科研工作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服务,只有农民富裕了,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赵振东告诉记者。如今,在小麦生长的关键季,赵振东仍然习惯每天到小麦试验田观察研究,小麦育种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记者 马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