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会让小腿变粗?关于运动的网络传言到底哪些可以信
女生练肌肉会成肌肉女?跑步会让小腿变粗?
停止运动后,肌肉会变成脂肪?无深蹲,不翘臀?
关于运动的网络传言到底哪些可以信
好身材人人爱,但好身材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对于许多有健身计划和正在健身的“小白”来说,网上迷花人眼的健身理念让人不知道该相信谁好,记者收集了12条网上流行的健身理念,然后请来了杭州市健美协会秘书长、中国健美协会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傅建陈和浙江大学体育系教授董晓虹“会诊”, 来帮大家彻底解释一下这12条健身传言到底孰真孰假。
传言1——
女生不要锻炼肌肉,会变成肌肉女的;男生随便练一下就好了,万一练太壮就太难看了。
专家解答:肌肉是随便练一下就有的么?
两位专家一听这个“谣言”都笑了。
董晓虹说:“练出肌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训练、营养均衡全面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而且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并保持一定的强度。”
傅建陈强调,女性肌肉含量比男性小,练出肌肉更困难。一般30岁左右,肌肉会慢慢松弛,生完孩子后腹部肌肉容易松弛,要通过器械训练或者对抗性运动,才能保持肌肉在二十五六岁的质量和状态。
傅建陈表示,现在杭城流行韩版的肌肉类型,不像健美运动员那种夸张的肌肉,而是有点腹肌、但是不大,整个身体属于偏瘦但是有型的类型,很好看。就他作为资深健身教练多年的经验来说,男性至少需要坚持半年左右、每周三到四次的练习,才能慢慢练出这样的小肌肉来。
想随便练下就长肌肉的亲,实在是想得太美了。
传言2——
肌肉的增长会降低身体灵活度和速度。
专家解答:说法有道理。
董晓虹说:“实际上,大部分运动员都需要进行力量训练,身体的耐力、爆发力、速度的增长,本质上离不开肌肉力量的增长。不过,肌肉过于强壮,确实会降低身体速度。对不是运动员的一般健身爱好者而言,肌肉增长对于身体灵活度和速度的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傅建陈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比如游泳运动员和拳击运动员需要速度比较快,对他们来说,过度发达的肌肉会影响他们运动成绩的发挥;但是一般的健身训练是不会影响身体灵活度和速度的,除非你的肌肉状态达到竞技健美的水平。
传言3——
跑步会让小腿变粗。
专家解答:谣言,看中长跑运动员的小腿就懂了。
董晓虹表示,有些人在跑步后发现小腿和大腿马上就变粗,那不过是锻炼后腿部充血,导致肌肉膨胀而已,过十几个小时或几天就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长期的跑步是会小幅度增加小腿肌肉,因为充血之后这个地方的营养吸收也会更加好。但是和减掉脂肪的速度相比,长肌肉的速度慢多了。
傅建陈提醒,跑步要穿适当的软底跑鞋,跑步姿势正确很重要。很多的健身爱好者喜欢把跑步机的速度调得比较快,比如时速8公里以上。但根据经验,要减脂还是7公里左右的时速比较好,运动时间维持35~45分钟比较合适。如果你稍微有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中长跑运动员的小腿都很细,马拉松运动员没有一个小腿粗的,这就是长时间有氧运动的效果。短跑运动员腿粗,是因为平时各种训练加强腿部力量、增强腿部肌肉爆发力,导致小腿变粗。
传言4——
有腹肌的人,腹部力量会比没腹肌的人强。
专家解答:其实人人都有腹肌。
对这种说法,董晓虹表示不认同。每个人都有腹肌, 只是显露不显露的问题,而腹肌显露只和体脂有关,腹肌不显露的人腹部力量不一定比腹肌显露的人弱。前者可能只是腹部肌肉被脂肪掩盖了而已。总之,要腹肌显露,就换个方向,减脂,而不是单纯增肌。
傅建陈说,一般情况下,身高170厘米左右的男人,体重在65公斤左右,才可能会看到腹肌。
传言5——
锻炼后肌肉酸痛才有效果。
专家解答:肌肉酸痛程度不是评判锻炼效果的标准。
傅建陈说:“肌肉的酸胀感与训练强度、身体状态有关,不能将肌肉是否酸痛作为锻炼效果的评判标准。”
董晓虹也同意以上观点,但她觉得如果锻炼后没有一点肌肉酸痛,说明运动量太小。一般力量练习后会产生乳酸堆积,第二天达到峰值,从第三天开始乳酸慢慢代谢。“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一般认为运动后肌肉酸痛,七天后肌肉酸痛完全恢复是比较合适的,说明运动量比较合适。”
传言6——
连续运动超过40分钟才能减脂,或者运动必须流汗。
专家解答:这个也是谣言。
董晓虹说:“减脂的本质就是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只要运动就会消耗热量。”2014年的运动研究表明,同样的运动时间内,减脂效率最高的运动恰恰是高强度无氧间歇运动。高强度无氧间歇运动停止以后,身体消耗的能量比有氧运动停止以后大很多。“对一些胖人来说,很难靠有氧运动减肥成功,因为很难坚持运动半个小时以上,靠短时间的高强度无氧间歇运动来瘦身,效果可能更好也更容易。”
傅建陈也说,流汗与否和消耗热量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同样的运动强度和时间,有的人出汗多是因为身体亚健康出虚汗,或者是穿得多,不能把流汗作为运动强度达标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