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车祸后的两家庭:一方人亡家破一方妻离子散
6月10日,记者到港沟镇张吉俊家探访,她正在煎中药治疗自己的疾病。两年半前,张吉俊的丈夫因车祸丧生。宋方清 摄
事发4天后,肇事司机亓某自首。警方供图
编者按:今年年初,省长郭树清多次公开表示,对于严重交通事故,要做到主动、公开曝光。为此,省公安厅专门下文,要求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定期梳理交通事故案例,面向社会及时通报严重交通事故,并发出“对生命负责 向事故宣战”的动员令。在这背后折射出了政府对于预防交通事故的紧迫感。其实每一起事故背后,都有许多值得反省的地方。
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就是事故!一起事故往往意味着人车两空。走的人一了百了,长时间的悲痛则留给了背后的家庭。
6月10日,生活日报记者回访2012年一起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恶性交通事故,走近肇事者和受害者两个家庭,探访这起事故对两个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希望这两个家庭如今生活的不堪境况,能引起每一名交通参与者的思考。车祸猛于虎,我们惟愿每个人都能出入平安。
受害者家庭 人亡家破 活泼的儿子变得自闭
□记者 吴永功
“孩子变化最大,唉。性格都变了。”6月10日上午,说起2012年的那场车祸,40岁的张吉俊忍不住再度落泪。2012年11月22日傍晚,旅游路港沟镇卫生院附近路段,张吉俊的丈夫李东升驾驶摩托车正常行驶时惨遭多车碾轧,不幸身亡。
家里的顶梁柱突然没了
2015年6月10日上午10点,旅游路港沟附近兴旺家园小区内,腿脚不便的张吉俊在哥哥提供的房子里忙着煎中药。这味中药土名叫“老鸹爪子”,是张吉俊打听来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偏方,方子价格很便宜。张吉俊的这个病已经折磨她很多年,在丈夫遭遇车祸之前,她便已经患有此病。不过,丈夫生前都会陪着她,至少每年两次去医院治病,因此病情并不算重。
丈夫李东升是历城区港沟镇蟠龙村人,比她大7岁。丈夫虽是农村人,但是勤劳能干,为了家庭的幸福,舍得下力气。2012年,李东升主要在高新区的建筑工地打工,干的是卖力气的活儿,虽然苦点,但是日子过得还不错,每月两千块钱的收入,养活妻子、儿子不成问题。
2012年11月22日,张吉俊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这一天,是丈夫的忌日。当天下午,入冬后的济南下着雨,路面有些湿滑。李东升那天其实可以更早回家的,但是为了多干点活,他一直在旅游路汉峪附近的工地加班,虽然脚上已经磨起了大水泡,但他一直干到天黑。收工后,李东升给妻子打电话,说准备骑摩托车回家。不料,就在回家的路上,他被一辆同向行驶的中型面包车连人带车撞飞出去,随后再次遭遇碰撞和碾轧,当场没了气息。
张吉俊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四肢行动能力受限,经鉴定为二级残疾,连走路都成问题。他们当年9岁的儿子正读小学。李东升的父母都是年近七旬的人,身体欠佳常年用药。因此,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打工的李东升身上。虽然家庭并不算富裕,不过这个农村家庭却是幸福的。而顶梁柱一倒之后,这个家庭就此急转直下。
残疾妻子无奈回娘家
李东升被撞身亡后,张吉俊连续几天不吃不喝,天天以泪洗面。因为身体残疾,她连做饭的活儿都吃力,不过此时也只能强忍着身体的痛楚,尽力而为。而在以前,每天都是丈夫回家操持饭菜。
从事故发生至今,已经过去了932天。在这932天里,张吉俊不仅忍受着精神上的丧夫之痛,还要忍受着身体上的病痛折磨。丈夫没了,家庭收入就断了。于是,这可怜的娘俩只能靠亲戚朋友的接济勉强度日。
前年,张吉俊带着儿子强强(化名),从港沟镇蟠龙村那间与丈夫共同生活过的农房里迁出,居住在娘家哥哥提供的楼房里。因为在丈夫家,上面还有两位白发苍苍、浑身是病的老人,根本无力照顾她娘俩。而在娘家,张吉俊起码还有哥哥、姐姐以及父母的照顾。虽然,她的父母也已70多岁,但两位老人每天还能为女儿买菜,然后送到楼上。而儿子的学校就在新家附近,每天中午还能回家吃饭。这样一来,儿子每月便能省下300元的伙食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