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说唱“入学须知”:是学校任务 没想到火了

19.09.2017  19:34

   大学辅导员说唱“新生入学须知”

  “进图书馆,刷二维码,还不能穿得太随便;不要占座,保持肃静,别把零食带到里面;学习要有时间观念,注意还书期限……”连日来,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杭电”)的一段时长将近6分钟,“辅导员hip-hop之杭电新生入学须知”的视频热传。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视频中,身材微胖、戴着黑框眼镜、留着平头的辅导员马鹏宇,带着几名学生,穿梭在学校的图书馆、宿舍、食堂等场所,一改传统的文字或宣讲形式,用说唱的方式,将学校的规定与常识向新生们娓娓道来。视频曝光后,获得众多新生及网友点赞,这个视频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引发了人们的兴趣。

  9月18日,北青报记者找到了热传视频的导演,也是贯穿视频中的“主唱”之一——辅导员马鹏宇。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小马哥”的他,自2016年起成为杭电的辅导员。马鹏宇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本科是杭电的学生,从国外研究生毕业后,因为喜欢杭电,所以又回到学校工作。2016年他成为学校管理学院的辅导员,目前担任学院的学工办主任,也是管理学院大二年级的辅导员。

  谈及视频的制作,马鹏宇说,拍摄视频的初衷,是希望新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学校,选择用说唱的方式呈现,是因为“会更有趣,学生接受度会更高”。但是他承认,没想到视频会这么火,“目前正在考虑今后继续用嘻哈的形式去做其他的工作”。

  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除了担任导演的马鹏宇,视频中出镜的其他两名主唱,也是杭电的学生。“都是学校艺术团的学生,平时我和出镜的男生彭佳伟还有过很多合作,后来想到副歌部分,需要唱得比较好的女生,就想到了杨菲妮。演出都是义务的,为学校做宣传,大家都挺乐意的。”

  对话

  原本是学校的任务没想到“火了”

  走红

  歌词大部分源于我做辅导员的经验

  北青报:为什么选择用嘻哈的形式,制作“新生入学须知”的视频?

  马鹏宇(视频主创,辅导员):最开始来源学校党委学工部,在假期举办了一个针对新生入学教育的“辅导员直播间”活动,因为我之前有过嘻哈形式的演出,而且嘻哈现在在全国都很火热,所以学校提出,让我做一个嘻哈形式的“新生入学须知视频”,呈现给新生。

  北青报:很多网友评价,你们的歌词内容“接地气”,符合学生的日常,又很押韵。

  马鹏宇:歌词是我和大四学生彭佳伟一起写的。9月4日晚上,我俩从晚上11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熬了一个通宵,用了8个多小时写完了。而且我们之前一直都有坚持嘻哈创作,所以歌词韵脚对我们没什么问题,很熟练的。 歌词的内容,大部分来源于我做辅导员的经验总结。

  北青报:你预感到你的“新生入学须知”会火吗?

  马鹏宇:没想到会这么火,朋友圈里都在转。很多新生看了以后说“来这个学校是来对了”,觉得视频很燃(让人激动)。兄弟院校的老师也找我,希望能合作出这样的宣传视频。

  拍摄

  三四十人的团队合作了十来天

  北青报:视频的制作,用了多长时间?

  马鹏宇:我是从9月2日接到学校的任务,在9月5日的时候把歌词写好了,之后又把乐曲做出来,然后拍摄、剪辑,直到9月16日中午的时候完成了成片,前后制作了十多天。因为我是导演,所以前期的策划、视频的剧本,以及拍摄时进行指导,我都需要参与。

  北青报:除了歌词,视频的音乐、拍摄和剪辑工作谁来负责?

  马鹏宇:音乐制作是我找了比较熟悉的朋友来做,其他的拍摄、出镜的学生以及后期的剪辑,都是学校艺术团以及社团里的学生做的。算下来,全程参与的学生一共有三四十人。

  北青报:制作这条视频,花费了多少钱?

  马鹏宇:大概只花了几千元,有一些制作的费用,以及学生的餐费之类的支出。但是出镜的学生都是义务的,因为是给学校的新生做宣传,大家都挺乐意的。拍摄的时候,天气比较热,大家都挺辛苦的。

  观点

  形式上没必要太死板

  北青报:对“新生入学须知”的效果满意吗?

  马鹏宇:对视频很满意,但对自己不太满意。因为我胖啊,拍的时候杭州又热,有点影响发挥。

  北青报:你很喜欢嘻哈文化吗?

  马鹏宇:平时就喜欢,也和视频里梳着辫子的彭佳伟合作过。歌词里的内容,都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总结,有很多干货。形式上,我觉得没必要太死板,可以用更活泼的方式来表达,不用在乎我是不是老师,彭佳伟是不是学生。我们都是拿出自己作为辅导员或者学生的经验,希望新生们可以在入学前了解到一些常识,也希望他们上大学后能更好地了解、适应学校。

  本组文/本报记者 张雅 实习记者 刘思佳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