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青岛“最美路人”已找到两人 还有两人尚未找到

25.04.2016  11:09

  青岛早报连日来报道了4月16日早晨发生在市北区桑梓路和威海路路口的暖心一幕,4名“最美路人”一直撑伞救助摔倒老人,这条新闻在4月22日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道,全国多家媒体多次转载青岛早报的报道,赞扬救助摔倒老人的暖心故事。青岛早报发起寻找4名“最美路人”的报道过程中,找到了其中两人,还有两人仍在寻找。昨天,记者联系了我市专业救援队、心理专家、医生,就“路遇有人摔倒怎么办?”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大家纷纷说出各自观点,包括要有人起带头作用、采取正确方式施救等。

  “最美路人”暖心新闻持续发酵

  4月17日青岛早报首次报道救助摔倒老人事件以来,这个暖心的新闻开始持续在全国的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等各种媒体上被转载,特别是在网络上,关于此事的报道引起众多网友点赞。大家都赞扬这一正能量的事情,希望身边多一些“最美路人”。

  根据青岛财经网舆情信息中心总监赵震提供的舆情分析,青岛“最美路人”的暖心事在网上的关注度持续发酵,新华网、中国日报网、搜狐、网易等主流网站转发,央视新闻微博等很多知名博主也转发此事,昨天在网上形成了一个传播小高潮。特别是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发的青岛“最美路人”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广泛转发。

  各新闻网站、论坛、手机客户端等网友的评论也是多数对此事提出赞扬,并且发表各自的观点,包括遇到老人摔倒应该理性对待,及时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施救。

  青岛早报寻找另外两名最美路人的报道也在继续,多家网站也全文转载了青岛早报征集线索的热线联络方式,助力找寻另外两名“最美路人”。

  喊一声周围人起“近因效应”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心理系主任陶明达教授

  “其实我们从小都有乐于助人的心理,看见别人有困难,力所能及地去帮一把,自己也会在心里感受到有成就感,这在心理学上是‘首因效应’。”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心理系主任陶明达教授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外地个别地方老人摔倒没人管?这是因为受到了近期个别如“扶起老人被讹诈”事件的影响,出现了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暂时埋没了乐于助人的心理。其实这中间很多人从心里都还是想去帮助,只是因为“近因效应”,自我防御的心理战胜了助人想法。

  陶明达告诉记者,还有一个词叫“从善如流”,就是说,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人带头,哪怕吆喝一声“大家都来帮帮他”,很多人的自我防御心理就会减弱,去帮助他人的心理就会“如流”成为主导。

  “简单说,如果路边遇上有人摔倒,在你犹豫去不去帮助的时候,你可以喊上周围人一起去帮助。”陶明达说,喊一声周围的人起一个“近因效应”,因为有带头人,大家就会放开手去施救。

  “第一响应人”起带头作用

  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延照

  “我们应该感谢这几名热心市民,给原本就友善、充满爱心的青岛更添正能量,也因为这几名好心路人的救助,让老人少受伤害,让大家心里非常温暖。”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延照说,大家应该感谢“最美路人”的“第一响应人”作用,让大家对关爱他人更有信心。

李延照说,遇到类似的情况,市民应该第一时间大声吆喝召集其他路人过来,一方面有多人在场的证据,另一方面这些路人中可能就有懂得初级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