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手稿走俏拍场

18.11.2014  14:37

    连环画手稿因为是画家绘制的原始底稿、独一无二的传世孤品而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2006年、2007年间,连环画手稿拍卖曾上了一个高台阶,但随后几年却陷入沉寂。去年来,特别是今年的几场拍卖,连环画手稿的拍卖却有重新迎来“春天”的迹象:一些拍场成交率超过八成,甚至达到100%,不少藏品成交价甚至超过估价几十倍。

  七八年前曾辉煌 此后几年又陷沉寂   连环画手稿,曾创造过十分耀眼的辉煌,在2006年11月23日北京华辰艺术品秋季拍卖会上,由当代油画家、版画家沈尧伊先生绘制的长征史诗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手稿共计926幅,以1540万元的天价拍卖成功,成为迄今拍卖价最高的连环画手稿;2007年12月,在杭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0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著名画家陆俨少1952-1955年间创作的连环画《青眉》手稿(册页/水墨纸本)又以201.60万元成交。原先不为人关注的连环画手稿一时间成了拍卖场上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看似十分喜人的连环画手稿上涨势头并没能持续多久,自2009年春季起,虽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仍然红火,各种名家字画成交价屡创新高,但连环画手稿的拍卖行情却逐步进入低谷,这几年国内春秋两季各大艺术品拍卖会上,连环画手稿再也没有出现什么特别出彩的作品,偶尔拍出的一些手稿成交价也都不高,连环画手稿似乎成了被拍卖市场遗忘的角落,这个别具特色的小众艺术板块的收藏前景引起了广大连藏爱好者的担忧。   这两年成交踊跃 拍卖春天似来临   连续沉寂了数年之后,连环画手稿的拍卖行情终于柳暗花明,在2013年艺术品春季拍卖中再度走俏,重新受到市场追捧。2013年4月,在浙江杭州西泠第三届中国漫画拍卖会上,共上拍205件拍品,成交总额高达1420.3万元,成交率约83% 。其中名家王弘力的连环画《十五贯》水墨线描手稿一套共54幅,经过众多买家激烈角逐,最终以147.2万元成交,成为本次拍卖会的冠军拍品。   这套1980年绘制的连环画《十五贯》手稿,是画家当年应外文出版社之邀,精心绘制的代表作,他运用国画传统技法表现古典文学题材,以毛笔白描,线条清晰流畅,黑白分明,寓动于静,既具有连环画爽朗直观的可读性,又富于戏曲艺术流畅优美的故事性,充分体现了画家重视典型人物塑造、构图严谨准确、人物生动传神的绘画特点,其收藏价值的确不容小觑;画家丁世弼1977年创作的连环画《伟大的会师》手稿,系伟人题材彩色连环画手稿首次亮相拍场,受到了买家的青睐,以59.8万元成交;严定宪、方澎年、灏源联手创作的《大闹天宫》上、下两册连环画手稿,也以55.2万元成交。这些经典连环画手稿十分罕见,它见证了一代人童年时的珍贵记忆,具有独特的收藏价值。   进入2014年以来,连环画手稿的市场表现更加出色,2014年3月,在中国嘉德四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上拍的105件连环画手稿全部成交,成交率罕见地达到100%。其中著名画家刘继卣的三套连环画手稿《武松打虎》《黑旋风李逵》和《说不完的故事》分别以36.8万元、21.85万元和20.7万元成交;2014年5月,在荣宝斋(上海)艺术品春季拍卖会上,上海画家韩敏精心绘制的连环画《白毛女》手稿以90万元起拍,最终以105万元落槌;2014年5月,在浙江杭州西泠第四届中国漫画拍卖会上,共有168件藏品上拍,拍卖现场气氛热烈,竞价踊跃,落槌价格扶摇直上,最终成交总额高达1781万元,成交率为86.9%,多数拍品以超过估价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成交。其中赵延年的连环画《阿Q正传》手稿以80万元起拍,以178.25万元成交、丰子恺的《满园春色关不住》手稿也以82.8万元拍出,连环画手稿拍卖的春天正在来临。   连环画手稿收藏价值高因它是传世孤品   释疑   连环画手稿之所以能重新走俏拍场,是因为它与连环画印刷品有本质的区别。   连环画手稿,是指一部公开发行的由画家绘制的连环画的原始底稿,它属于高雅艺术,可归入书画艺术品拍卖范畴。众所周知,一本连环画手稿,可以印制数十万甚至于数千万册连环画,但每本连环画的手稿却只有一部,每本手稿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传世孤品,且很多手稿都由著名画家绘制,质量上有保证,无赝品之忧。   连环画手稿作为一种罕见的袖珍书画作品,收藏价值很高,但目前它的售价却仍然比市面上的许多书画作品低得多,其价值明显被市场低估。从近年来连环画手稿的实际成交情况看,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艺术水准较高且时代特色很浓,因而更容易受到买家的格外关注,其市场行情正在稳步提升。   (本版文/图整合自《深圳商报》、《长沙晚报》等)   知多D   连环画   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书、公仔书等。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这一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随着时代的变迁连环画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广义的连环画可以拓展到文人画的卷轴、庙堂的壁画、民间的花纸年画、建筑中木雕和砖刻。   中国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由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在马王堆汉墓的漆棺上就有用多幅图连续描绘的“土伯吃蛇”、“羊骑飞鹤”等故事。   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广泛使用,连环画的形式由画像石、壁画向写本、图书转移。有插图的书本大量出现,受到读者的欢迎。宋嘉祐八年刊刻的《列女传》是最早的多幅故事插图。至今为止,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明代万历二十年的《孔子圣迹图》刻本,就是全本大副白描的图画,详细描绘了孔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