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的足迹

19.11.2014  14:35

  甘肃省山丹县,沙漠戈壁,与世隔离。新西兰女孩在博客中说,她是山丹县里唯一的外国人,当地的老人们都会盯着她好奇地看。在山丹,没有英文电视台,她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大街小巷,与当地人交谈,为放牧娃拍照。

  女孩名叫娜塔莉,1980年在新西兰北岛出生。在新中友好协会资助下,来到同胞路易·艾黎创办的学校支教。

   路易·艾黎搭建友谊桥梁

  娜塔莉为什么选择中国?为什么选择山丹?这要从她追随的路易·艾黎与中国的故事说起。

  1927年,30岁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来到中国上海。他到中国后,干过消防队长、工厂督查。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中国发起工业合作社,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的一支经济力量。

  20世纪40年代初,路易·艾黎创立了培黎学校,学校后来迁至甘肃省山丹县。这所学校为中国战后重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路易·艾黎后来移居北京,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人民友好事业。他热爱新中国,宣传新中国,为发展中国同新西兰及各国人民友谊、增进各国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了解,发挥了独特作用。1982年,路易·艾黎获得北京市 “荣誉市民”称号。1985年,甘肃省政府授予他“荣誉公民”称号。

  提到中国时,路易·艾黎说,中国给了他生活的目的,给了他一项为之奋斗的事业。1987年,路易·艾黎在北京病逝,邓小平为他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

  在路易·艾黎去世前半年多,甘肃省政府、海外友人及新中友好协会支持新建了一所新的山丹培黎学校。路易·艾黎离开了,但他与中国的感情已经成为新西兰和中国的友谊桥梁。新中友好协会定期资助新西兰人到山丹培黎学校支教,娜塔莉是其中之一。

   路易·艾黎影响下的中国友人

  2014年6月,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以北的小城安伯利热闹非常。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馆选择在安伯利学校举办“中国日”活动,纪念从这所学校走出的路易·艾黎。

  一位老人走上讲台,动情讲述他与路易·艾黎的故事。

  这位老人名叫维尔莫特,是新西兰著名华人研究专家、坎特伯雷大学社会学终身教授,1989年至1994年、1997年至2002年两度出任新中友好协会主席,曾荣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人民友好使者”称号。

  维尔莫特教授出生在中国的四川成都,更喜欢人们称呼他的中国名字云达忠。他回忆,当年40岁的路易·艾黎到他家中时,他只有6岁。

  受路易·艾黎影响,维尔莫特也积极推动新中友好。20世纪70年代后期,维尔莫特再次见到路易·艾黎,随后保持通信,通过新中友协为中国提供大量书籍、桌椅等教育物资。在担任新中友协主席期间,维尔莫特多次捐助路易·艾黎创办的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派出新西兰志愿者前往中国支教,邀请中国师生来新西兰进修。

  维尔莫特退休后多次带领新中友协考察团访问中国,让更多新西兰人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用他的话说,他的一生就是与中国“枝蔓相连”的一生。

   年青一代的“路易·艾黎”

  “中国日”活动中,安伯利学校的学生们表演了各种节目,并在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老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书法、剪纸和包饺子。时任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谭秀甜还为路易·艾黎纪念堂和路易·艾黎肖像油画揭幕。

  许多年青一代新西兰人在这样的氛围下了解路易·艾黎、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新友谊。

  娜塔莉在博客中记录了自己在山丹任教的经历。她每天要给近百名学生上英语课。因为不会中文,为了尽可能记住学生名字的发音,她将发音按照座位记录下来。

  课余时间,娜塔莉还经常为学生们表演舞蹈,寓教于乐。她用幻灯片向学生们展示自己在其他国家旅行的照片和家乡新西兰的风光,让山丹的学生们了解万里之外的新西兰、了解中国以外的世界和文化。

  结束支教后,娜塔莉作为14位新西兰“总理亚洲奖学金”的获得者之一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始学习中文。她在博客中说,在山丹的6个月仿佛6年,是她人生最值得回忆的岁月。有时候环境太艰苦,她也自问:为什么要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做志愿者?得出的答案很简单,因为一个人——路易·艾黎。

  回顾中国与新西兰的历史,遥远的距离没有阻隔两国民众的交往。路易·艾黎、维尔莫特、娜塔莉以及与他们一样的新西兰友人结下的情缘,构筑了联结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原标题【 追寻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