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式遗嘱看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型
□记者 杨学莹 陈晓婉 报道 10月20日起,北京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图为10月22日,北京市方正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老人的咨询。
10月22日,83岁的张兰(化名)早早起床,赶往西城区阜外大街的北京市方正公证处。就在不久前,她作出了可能是她这辈子最后的重要决定——立下遗嘱。车窗外风景变换,像极了她的一生:再婚来京、丈夫去世、子女争房……而现在,她要站出来终结这一切。
10月20日起,北京市公证协会免费为80岁以上老人办理遗嘱公证,5天时间里,2000多位老人像张兰一样走出家门,带着各自的人生故事,作出最后的选择。在家庭这个人情味最浓的地方,法与情的斗争最激烈,也最能折射出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型脚步……
□ 本报记者 杨学莹 陈晓婉
艰难的决定
下定决心的那一刻,老人的心里往往也有些没底。要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有时是非常艰难的
大高个的北京市方正公证处主任王士刚这几天忙坏了。两层楼的办公区人来人往,复印机热得烫手,遗嘱预约登记台前总有十来位老人围着,工作人员实在忙不过来,他亲自出马“站台”接待。
张兰和儿子心事重重地坐在等候区。老人的儿子告诉记者,母亲来公证遗嘱,是经历了惨痛的教训的。母亲早年再婚来京,再婚老伴有3个子女。自己出资为老两口买了现在这套房。前几年,母亲的再婚老伴去世,写下遗嘱把房子给老太太。结果那3个子女不认为这份遗嘱是真的,他替母亲每家补偿给他们3.5万元,三人写了放弃遗产声明。但后来三人又反悔了,他又每家赔了6.5万元。
“买房是我儿子出的钱,每人还赔了10万元。”说起此事,张兰痛心不已。这一次,老人吸取了教训,一定要立一份效力最高的公证遗嘱,百年后把房产留给亲孙子,不让别人染指。
但是,当下定决心的那一刻,老人们的心里往往也有些没底。要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有时是非常艰难的。出于良好意愿立下的遗嘱,在揭晓的那一刻会不会引发更大的纷争?毕竟,这沉重的嘱托,需要活着的人来实现。
方正公证处副主任马文娟曾经遇到过一位老人,起初说话未见异样,表示自己立遗嘱是自愿的,但谈具体遗嘱内容时,他语调开始僵硬,形同背诵。说着说着,老人哭了:“这些都是来这里之前子女教好的,并不是我自己的真心所愿!”
公证员冯爱芳听说过更极端的例子。一位公证员将老人送出门,告知子女今天没法办,因为老人不想立遗嘱。令人震惊的是,子女居然当着公证员的面,立马对老人拳打脚踢。
作出最后的财产安排,老人的心情也是复杂的。9月23日,记者曾随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流动服务队队员井明月、刘洋上门进行房产登记。天桥区工人新村北村的一位老太太,将房子以买卖的形式过户给子孙。“这回,都处理完了,您老放心了!”刘洋对老人的奉献表示敬佩。老人拄着拐杖,靠着床,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豁达却又语带苍凉地说:“处理完了。就等死了!”
还有一家,也是老太太把房子“卖”给儿子。老人患有严重的风湿,佝偻着腰,手指变形无法握笔。井明月问老人陪护在旁的女儿能否代为签字。这位女儿说:“我当女儿的只管尽孝,她愿意把房子给谁,是她自己的事,我不管。”
于是,20年没拿笔的老人准备签字。她站起来,用膝盖顶住床头柜,不让自己摔倒。拇指以外的四指已经不能打弯,她就用变形的大拇指,紧紧地把笔杆扣向自己的手心,用尽全身力气,一笔一顿、一字一歇地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写得这么难看,能行吧?”她忐忑地问房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