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启:人民贴心的义务调解员

19.10.2016  23:11

   人民贴心的义务调解员

  ——记金乡县政协委员、邵家餐馆总经理 邵明启

 

  “我跟你说不明白!走,我们找邵老板说理去!”,化北村村民发生矛盾时总会说这句话。一个电话,邵明启无论多忙,总会及时赶到化北村邵明启义务调解室,为村民们化解纠纷。

  邵明启,男,62岁,化雨镇化北村人,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金乡县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目前为邵家菜馆老板,一级厨师。

  他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诚信经营餐馆,热心公益事业,化解邻里纠纷。1995年获得济宁市先进个体户,1996年获得济宁市政府明星个体工商户,2002年1月被化雨镇派出所聘为执法监督员,2008年授予汶川地震捐资先进个人,2009年获得化雨乡捐资助学先进个人,2011年3月被任命为金乡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214年11月被金乡县公安局聘为特邀监督员。2015年金乡县司法局在化雨镇专门设立“邵明启调解工作室”。一连串的荣誉背后是他关注百姓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以自己的品行赢得了群众的信服的体现。

   拾金不昧增信任

  开饭馆,遇到的人、遇到的事也是多种多样,有富裕的,也有平民百姓,开馆30多年来,邵明启始终一视同仁,诚信经营,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在30多年的经营生涯中,他始终坚持不管是有钱人还是平民百姓人,“进馆如进家”的经营理念做大生意。俗话说:酒后百态,丢东西、落钱包的事情司空见惯,有丢日常生活用品的,也有丢钱包、手表、手机等贵重物品的。2007年8月20日上午,牛传顺、徐景福在他的饭店吃饭,饭后竟将装有3万多元的钱包落在饭桌上,二人走后几个小时竟无反应。邵明启在清理卫生的时候发现了钱包,怕二人着急,主动打电话问传顺:“你丢东西了吗?”回话是他正在找钱包。明启说:“我这里有个包,你来看看是不是你的”。从此之后,到邵家饭店喝酒吃饭的顾客都知道,丢到邵家餐馆的东西就如同放在家里一样安全,类似这种彼此信任的情况不胜枚举。正是因为诚信,邵家餐馆的顾客越来越多,规模也不断扩大。

   公益事业现身影

  邵明启开菜馆,一是为了家庭生活,二是为了回报社会,他认为:人一生没钱不行,但人一生只为钱也不行,自己有了钱,就应考虑你、我、他及国家,积极投身参与公益活动中去。

  经营菜馆三十多年的他,虽然每年效益不断增加,但他家里也有耕地,深知种地的不易,所以他认为自己经过努力过的比别人好一点,只要政府和村里号召,搞什么公益事业,他都积极参与,自觉带头。

  2014年8月份,他听说北苏村有一贫困大学新生周某,上学困难,他主动把2000元钱送到了他的手中。三十多年来,化雨街先后有五次整修,他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积极出资出物;镇敬老院自1987年建院以来,他都连年捐资,每年都提供慰问金500—1000元,同时还积极联系其他爱心人士,购置整车的米面油肉等日常生活用品慰问老人。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多年来,明启在捐资助学,捐资助老,捐资整修街道和调节纠纷等方面花费超过八万余元。

   排纠安民促和谐

  化雨街是一个有3000多人的重镇驻地,而邵姓并不占优势,但是自一九八四年邵明启开起了自家经营的菜馆时,他就遵照父亲的教导:“干饭店,当老板,就必须诚信处事,平易近人”。

  一开始,有群众有矛盾了就过来找他调解,邵明启认为,自己不是村里的调解员,邻里能听我的吗?我能做好吗?前来请他调解的村民却说:“你跟村干部一块去说说好吗?我们相信你。”正是由于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诚信经营、良心做人,敢讲公道话、做公道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故来找他调解纠纷的人也就日渐多了起来。三十多年以来,邵明启一直担负着村里的民事调解员工作,经他调解的纠纷不计其数。

  调解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既要耐心细致,又要有恒心,邵明启同志性格温和,总是笑脸迎人,对找他气势汹汹的来评理的群众他总是先安抚村民的情绪,端茶倒水,摸透情况,尤其是脾气暴躁的群众,他也是耐心倾听,不急不躁,从来不和群众争吵。

  遇到家庭矛盾纠纷时,邵明启会让彼此多想起对方的好处,做到用亲情感化,以情动人,从而唤起旧情,使之重归于好。村里张某兄弟两人,因为宅基地纠纷,哥哥一气之下把弟弟打了,并且住了院,这件事在村里影响很不好。邵明启主动找到打人者进行劝说,俗话说得好,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一家人不应该这样大打出手。在他的说和主持下,当大哥的主动支付了弟弟的医药费,并达成了宅基地的协议。

  去年7月份,村里胡某夫妇因为生病无钱就医,其两儿两女因为家庭不团结,相互攀比,都不出钱为父母看病,邵明启主动联系村干部、司法所、镇纪委的同志把大家召集到一起,从早上8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做工作,把兄弟姐妹们之间的矛盾、不理解的事情都说开,直到下午1点多,终于做通子女工作,大家都同意出钱为胡某夫妇看病。

  村里李某和王某都开批发部,而且都是邵明启的好伙计,因为一件小事情闹起了矛盾,彼此都互不相让。邵明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天,邵明启炒好几个菜,拿出几瓶酒把他们叫到一起,把事情说开,分清双方的责任和对错,都是多年的好朋友,一点小事就生气不应该,双方心里敞亮,心甘情愿接受老大哥的说和。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之处,纷纷承认错误,重新和好如初。

  大孟堂两户邻居闹矛盾不可开交,其中一户气不过,一时想不开就喝农药了,另一家一看这样也喝农药了,造成两人去世,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邵明启积极配合镇派出所,做调解工作,避免事情进一步的恶化,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和解。

  调解工作涉及到家长里短、邻里纠纷这样的琐事,但是邵明启却不遗余力地发挥所能,多年来,无论是劳资矛盾纠纷还是邻里纠纷,他始终坚持调解与灵活处理相结合,做到小事不扩大,大事不激化,给每个来找他调解的人一个公道正派的说法和交待。

  邵明启就是这样,把自己的心和大家连在一起,无论是左邻右舍,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谁有困难找到了他,他都竭诚尽力,热心帮忙。多年来,他用自己的一颗诚心奉献他人,回馈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政协委员的铮铮誓言。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