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四力驱动”助推教育优质发展

18.11.2014  14:34

      10月16日,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反馈会上,我县顺利通过国家督导组验收。今年以来,邹平县以让人民满意为目标,坚持走内涵、科学、持续发展之路,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总体实力和水平稳步攀升。

端正办学方向增强“生命力

      坚持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原,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是今年邹平教育的重点工作。经过充分论证,在广泛争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制定《邹平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的意见》,对全县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目标定位、方法路径、评价考核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明确,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做了进一步阐释,使之成为指导今后一段时间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对局机关28个工作职责,65个工作流程,132项工作制度进行梳理、修订,进一步明确科室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广大师生和群众办理各种业务。规范各种评比、创建、达标验收,对涉及师生、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政策坚持走民主程序,广泛征求意见,把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和维护广大师生利益作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家校合作,制定《邹平县教育局关于突出阵地作用,强化家长学校工作的意见》,将家长学校纳入日常管理。通过举办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班、开展家长培训等方式提升家庭教育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构建学校、学生、家庭、政府“四位一体”的教育格局。目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促进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配合。

提升队伍素质激发“内动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邹平县牢牢把握教师队伍建设这一重点,通过深入持续的机制创新,激发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健全教师引进机制,今年新招聘教师150名,经过岗前培训按需分配到学校,进一步优了化教师队伍的专业、年龄结构。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举办中小学校长专题研修班、财务管理培训班、副校长中层干部培训班等,逐步实现干部队伍的科学化、专业化、梯次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积极倡导“七种意识”,找准师德建设的立足点、突破点、升华点。扎实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建立教师成长“金字塔”,设立不同层次的竞争平台,努力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适应教师业务需求的个性化发展体系。大力开展城乡干部教师交流活动,通过农村学校派遣骨干教师到城区优质学校学习、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等形式,实现了优质师资和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共享。 

推进内涵发展提升“竞争力

      质量是内涵发展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教育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全县教育系统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的,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核心目标,强化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推动公平有序竞争。坚持以服务教师、教学改革为中心,形成质量第一的氛围和共识。积极更新理念、创新思路,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扎实开展“271”高效课堂等教改实验,让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加强教育科研管理,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杜绝为课题而课题和有学术成果无学生效果的行为。今年高考全县一本文理上线786人,军检文理上线1250人,两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优秀生培养效果明显,全市文理科前10名,我县各占8人,8人被清华、北京大学录取。

优化教育环境凝聚“向心力

      积极开展“1+N”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按照县实施意见要求,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分别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创建工作。召开联席会议,明确部门职责,搭建全县校园平安创建管理平台,加强沟通交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重点实施学校平安校车、放心食堂、高清天网三大工程,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目前,全县学校(幼儿园)安装监控探头2549个,校车公司化运营全面开启,所有学校食堂实现大宗物品定点采购。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1个校舍标准化项目开竣工面积9.63万平方米,完成投入1.25亿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870万元,新上全自动录播教室17套,28处学校创建为滨州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示范校。深入实施小学生免费乘校车、农村中小学“211工程”、教育“三免”惠民、贫困生资助等教育惠民工程,资助中小学(幼儿园)及中职学生8075人,发放资助金681.3万元。积极开展高校生源地贫困生助学贷款工作,发放贷款827.49万元,受助学生1332人。(滨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