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运营步入快车道

10.10.2016  16:03

  郓城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等不靠,组建机构,统筹资金,夯实责任,实现了全县15个镇(办)155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组织机构健全、经费投入有保障、设施配备全到位、运行全覆盖的良好局面,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运行保障落到了实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郓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分管环保、住建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环保等15个部门和12个镇(办)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县领导小组在县环保局下设办公室,由县环保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抽调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组成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全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年度计划制定、组织实施、阶段考评、日常监督及宣传教育,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度,解决存在问题。各镇(办)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建立环保工作站,确定一名副镇长抓环境整治和日常监督工作;村村配备环保监督员,组建环卫工作队,做好辖区内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2016年,县政府采取积极争取、县财政补助、社会投入等多项举措,筹措环保专项经费3000万元。将县、镇(办)、村(社会)三级环保工作经费及环保员、保洁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三级环境监管工作正常运转,确保示范项目设施建设、维护管理、机构运转、宣传教育、环境监测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项目设施维护运行及工作任务量大小,给各镇(办)预算垃圾清运费260万元,其中:丁里长、随官屯镇、赵楼、郭屯四大区域所在镇(办)各30万元,220国道沿线的武安、黄安两镇各25万元。2016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在武安镇、黄安镇、郭屯镇和郓州街道办已顺利推进实施建设。目前各镇(办)的生活垃圾、污水、禽畜粪便处理、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基本设施设备已配备到位,实现了镇村环保设施配备全覆盖。2012年-2015年,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点129处,设置界牌140个,警示牌229个,隔离防护栏46180米;密闭式垃圾中转箱663个,购置60L垃圾桶37338个,分类果皮箱1331个,人力垃清运车687辆,机动垃圾清运车68辆,垃圾压缩站1座8立方,清扫工具30套;生活污水治理建设人工湿地18套2005立方,检查井811座,配套管网37440米;禽畜养殖污染治理建设堆粪池13个,总规模815立方,沼气池360个,总规模816立方,配制沼渣车3辆。

  三是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指导。编制了《郓城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6-2018)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各镇(办)也相应制订了环保的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办法,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或“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机制,保证了环保设施高效运行;各村成立了饮用水源地管护小组、畜禽粪便管护小组,推行村(居)民自治管理,制订村规民约,易风易俗,夯实家庭门前“四包”责任,将环境保护责任落到村(社区)干部、居民住户,实现“政府主导、镇村统筹、全民参与”上下联动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新格局。

  四是夯实整治责任。实行环境保护县长、镇长、村长三级行政首长负责制,推行乡村道路“路长制”、主要河流“河长制”,  “五长”联手对各自负责辖区环境状况负总责;建立县、镇(办)、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机制,聘用155个环保协管员,实行一级抓一级,县、镇、村三级联动,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楚,上下齐抓共管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合力,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无缝监管;人社局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设立公益性岗位751个,其中12个镇(办)组建保洁队伍20个保洁员351人,实现镇(办)政府所在地、居民集中点有保洁员,村村有环保协管员的工作队伍,确保了垃圾及时清运,环境不断改善,稳步推进山水美、城镇美、乡村美、生活美目标的实现,为建设文明、富裕、美丽、和谐、幸福新郓城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