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大专题询问19部门大气污染防治新动向

31.05.2018  05:43

   中国山东网5月30日讯 (记者 周玉森) 如何优化全省化工产业布局、防治园区污染,遏制臭氧浓度持续升高,践行国企环保法定责任,整治交通运输污染源,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5月29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济南举行了联组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就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问题询问有关部门负责人。省政府19个部门、单位负责人到会应询,省环保厅等8个应询单位负责同志回答了相关问题。

  化工园区减量100以内   整顿半数在产企业

  “前一段时间,我省公示了第一批33家通过认定的省级化工园区名单。但化工园区污染案件所占的比重仍然很高。省里如何优化化工布局,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有效防治园区污染和发展经济?”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丛大鸣就化工行业污染治理问题提问。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钱焕涛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他介绍,全省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都在做减量。前期统计需要整顿的化工企业有9500多家,遍布全省。特点是企业规模小,非常分散,污染比较重,标准比较低。实际上在产的有一半,大约4755家,其中有2090家在整顿,达不到标准都会关停。在园区减量上,没有经过批准的化工园区199家,第一步整顿压减到100家以下,这其中既有综合化工园区,又有专业化工园区园区里面的企业也要标准化,园区里面的企业也要标准化,企业要搞“四评级一评价”。

  另外,化工项目立项上,我省门槛提高到1亿元。同时进一步提升符合标准化工的园区智能化水平,建设智能化园区、智慧化企业,目前也已经有专项行动。通过这些措施把化工园区的安全、环保进一步提升和改善。

  遏制大气污染新“主力”臭氧标准待制定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林红霞就省内大气臭氧浓度持续上升向环保厅进行了提问:“2017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是臭氧污染,特别是夏天的臭氧污染在我省很多地区已经超越PM2.5,成为了首要大气污染物。截止到4月27号,全国338个城市臭氧累计浓度倒数前20名的城市中山东占了6个。省环保厅将采取哪些措施遏制我省臭氧浓度持续升高的问题?”

  “现在专家对臭氧的形成机理,认识还不是很一致,但是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挥发性有机气体和氮氧化物在空气当中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另外一个原因是高温和光照,这两个原因导致臭氧的产生。”省环保厅厅长王安德回答。

  王安德介绍,去年山东已消除的散乱污企业当中大约有1.9万家是排放挥发性有机气体。全省对重点行业的治理加强监控,包括3000多家加油站安装了油气回收系统。“现在山东省需要在VOCs(挥发性有机物)方面需要制定的标准大约有13项,包括臭气和各个方面的制定标准有6项,今年和明年大约还要出台7项,这个标准要逐步制定起来。”

  “当前我们山东省,包括全国,国控点、省控点只监测臭氧浓度,没有监测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王安德表示,下一步有关部门会加大空气当中VOCS的监测,一方面要加大企业排放的VOCS浓度的监测,同时要对它的成分和图谱进行分析,它到底是烃类、烯类还是芳烃类,还是醛类,然后来对应精准治污。

  调整全省交通运输结构 五年内建设高铁3700公里

  山东柴油车和重型柴油车的保有量均居全国首位,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四减四增”,要求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在运输结构上以公路运输为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仉兴玉据此提问,目前我省落实车、船、路、港节能减排环保要求情况如何?结合国家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的要求,在减少公路运输上将采取哪些措施?

  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回答时提到,我省现在公路运输占的比例比较大,主要原因是我们的铁路运输不够发达。目前铁路运输只占7%,通过努力争取提高到15-16%以上。省委省政府已研究制定了关于铁路包括高铁调整的规划,要求在未来五年内建造3700公里高铁,同时对铁路运输路网结构进行调整,改变铁路运输组织方式。同时参照国际先进水平,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设施,对鲁北石油基地等园区进行配套,进一步减少公路运输。

  省交通厅副厅长司家军接着表示,在绿色交通运输上,去年开始,全省淘汰国三重型柴油车1.6万多台,通过加装颗粒捕捉器等技术改造近300台国三重型柴油运营车。同时,新能源、清洁能源运输运营车达到12万台,数量名列全国前茅,但占营运车辆的11%左右,占比仍较低。此外,还制定营运车能量消耗的标准,对营运车辆耗能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该项工作正在持续推进。

  在减少公路运输量上,司家军介绍,全省公路现在年运输量大概为28.8亿吨,占比87.5%,公、铁、水运输比例很不合理。全省大宗物资的主要通道就是铁路和港口,目前的主要问题就是疏港铁路太少。“十三五”规划调整后,有9个通港铁路项目列入到其中。“根据初步估算,到2020年,加上疏港的这些新能源汽车,我们疏港的运输量从现在的33%提高到60%,改变公铁联运的局面。其他的举措就是推动多市联运,培育一些现代化的运输方式。”

  一半垃圾处理厂超负荷新建厂一律不再搞填埋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传亭提出,相比其他污染源治理,生活垃圾、危化品、危险废物等固体废物的处置明显滞后。近期执法检查结果显示,生活垃圾处置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能力不足,普遍存在超负荷运营的情况;二是垃圾分类不规范,垃圾处理工艺比较落后,相当一部分还是采取传统掩埋方式;三是大部分垃圾处理厂都有渗滤液的留存,常年存放形成了数量巨大的新的污染源。张传亭询问,如何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监管,合理处理现存的渗滤液,尽快提升垃圾的整体处置能力?

  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对此回答说,垃圾处理能力的确存在缺口,目前全省一天的垃圾处理缺口1.5万吨,80个生活垃圾填埋场中有48个超负荷运转,37个生活垃圾焚烧厂中有10个超负荷运转,超负荷运转已经成为常态。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垃圾的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是过去没有考虑到农村垃圾处置,处理厂的建设明显滞后。

  谈到提升垃圾处理能力的问题,王玉志说,目前山东正在济南、青岛、泰安三个城市搞垃圾分类试点,争取尽快形成垃圾分类处理的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在全省推广。但是,解决了分类收集的环节,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又成了难题。为此,有关部门除加强宣传外,还从政策入手,编制了生活垃圾处理相关规划。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一天要增加3万吨左右的垃圾处理量,争取到2020年能够满足垃圾处理增长的需要。同时,在财政投入方面,今年省财政专门拿出2000万来支持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设。

  此外,考虑到垃圾填埋带来的更大隐患,山东新增的垃圾处理厂将一律不再采取填埋方式,主要通过焚烧方式处理垃圾。对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首先是处理已有的存量,目前250多万吨渗滤液已经处理了69万吨。二是及时建设渗滤液的处理设施,做到不新增渗滤液。

作者:周玉森         编辑:张元元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