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在山东的1426天:儒雅省长雷厉风行的改革故事
(资料图)
大众网3月7日讯:根据中共中央安排,近日郭树清出任银监会主席,正式离任山东。“来到山东工作,我就是山东人,我将夙夜在公、尽心竭力。”四年前,初来齐鲁大地时,郭树清的这席话仍在耳边荡漾。在山东的四年间,郭树清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最新一期齐鲁周刊刊发《郭树清的这四年》记录了这位儒雅省长雷厉风行的改革故事。
透过位于济南市明湖路省府大院的北门,可以看到一面镌刻着“为民 务实 清廉”的影壁墙,4年前,郭树清刚来到山东时,这面影壁墙便建了起来。影壁墙往东便是省长、副省长们的办公区,郭树清的办公室便在这片灰色中式建筑之中。
2017年2月23日,一张图片在微信、微博中被广泛传播,图中所展示的送别场景便在这里发生。
尽管坊间一直流传着对郭树清“下一站”的猜想,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想到离别这么快的发生。就在送别的前一天,相关媒体报道显示,2月22日,山东省委召开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姜异康主持会议并对述职人进行了点评,郭树清、龚正出席了该项会议。
在更之前的全省两会上,郭树清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的结尾处,他说:各位代表,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届满之年,完成预定目标任务,实现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
与之相对应的,是他上任第二年,也就是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他说:各位代表,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关键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时光回转到2013年3月17日,第六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正式确认离开证监会,同日,时任山东省省长姜大明与新任山东省委副书记郭树清在济南完成了“交接”。郭树清说:“我对山东关注已久,来到山东,我就是山东人。”
在那一天,他的职务变动也像现在这样,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郭树清(资料图)
与“男神”相处的1426天
从2013年3月17日算起,到2017年2月23日离开济南,郭树清在山东一共工作了1426天。在这近四年里,每一年他都特别繁忙。以2015年为例,他参加各类会议、考察调研达200余次,会见政要来宾、出席各类活动超50次。
他精力充沛,充满激情,在频繁调研、出台各类新政策的同时,依旧保持着一种“儒雅”的风度。
“儒雅”是诸多媒体以及民间人士对郭树清的一致评价。
让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副主委宋传杰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2016年的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结束以后,郭树清在主席台右侧与所有退场的政协常委逐一握手,最后一个退场。“他的这种风度让所有的委员们都倍感亲切。”
他的形象、气度在面对媒体时展现的非常充分,不少经常采访两会的女记者们,在朋友圈中用“男神”来称呼他。
刚刚上任的两天里,郭树清便马不停蹄地在济南调研城市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等工作,他强调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本,让居民生活更便利;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把济南市建成投资创业的乐土。此外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他还语重心长地鼓励大学生积极服务回报社会。
改善营商环境是郭树清履新山东后,首先提出的工作思路。据不完全统计,调研山东十七市的过程中,郭树清在八次座谈中七次提及“营商环境”,“创造全国领先的营商环境”成为他在公共场合讲话中的高频词。
2013年4月9日,郭树清赶赴滨州,参观工厂车间,走到田间地头,他说“要尊重企业家,保障好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他的这次表态,某种意义上说,为两年后的全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埋下了伏笔。在那次大会上,郭树清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尊重企业家的市场主体地位,为企业家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顺畅的双向沟通交流机制,积极帮助企业家解决实际问题。
在调研的同时,郭树清也在思考着新的执政思路。上任131天后,2013年8月7日,他的另一项执政方案正式出台,那便是被媒体以及大众津津乐道的“金改”。
一系列的关于金融市场的文件被接二连三的发布出来,例如众所周知的“山东金改22条”(《关于加快全省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山东省权益类交易场所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开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试点工作的意见》。
“有水平、低调、实干,”一位政府人士这样评价郭树清,“能把经济问题说得清楚又简单,有很多独到又接地气儿的见解,不空谈。”
“由于他的主导、推进,同期来看,山东的金融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宋传杰告诉记者,“经过这三年多的时间,实际上,山东金融改革的成果已经陆续显现了出来。全省第一家民营银行已经被批准筹建,金融业在山东经济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山东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些官员们不得不“加强学习”,“以便跟上领导的思路”。一位接近山东官场的人士告诉记者,“郭树清的改革举措和带来的工作风气为山东烧了一把火,某种程度上点燃了官员们干事创业的激情。”
大众网记者专访郭树清(资料图)
幽默的改革派
郭树清的金融背景始终是记者关注的焦点,他也常以独特的幽默回应财经记者的提问。金融圈流传较广的一则段子是:路透社记者问,您都喜欢哪种运动?是打高尔夫,还是网球?他出人意料地答,在家洗碗。并很认真地解释:我觉得洗碗是很好的饭后运动,只要在家吃晚饭,我就会洗碗。
这样的答复自然让听惯了四平八稳官话的记者们如获至宝。实际上,在山东任职期间,记者们也因此经常提问一些超出其职责范围的问题。不过,已经出任一省行政长官的他多了一分谨慎,执政山东的近四年期间,他很少就全国性的经济问题公开表态。
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郭树清在回答记者关于“郭省长和郭主席区别”的问题时开玩笑说,“过去吃饭吃不好,现在睡觉睡不好。过去每个周末能休息一天,现在每个周末最多只能休息半天。”
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又有记者针对当时资本市场的起落向郭树清提问,“肯定不回答这个问题,这是职业道德问题,我过去的工作,现在不负这个责任。我是最不适宜回答这个问题的。”郭树清说。
郭树清说,现在基本不再关心股市。他紧接着补充说:“如果你要说股价我肯定不知道,但是你要问我萝卜白菜价格,我肯定知道。现在我最关心的是玉米的价格,现在玉米积压卖不出去。”
唯一一次例外是在2015年11月7日的中央宣讲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上,一位现场观众提问主讲人郭树清:十三五期间,如何防范或化解引起的潜在的金融风险?这一次,他回应说:金融风险始终存在,还在继续积累。无论是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信贷市场、期货市场都有风险在集聚,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政府及早地把这个风险提示出来,暴露出来,这样才能化解。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央视新闻联播中,播出了郭树清报告和问答环节的两部分同期声,时长近一分钟。
记者还注意到,就在那一年出版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辅导读本”,编写人员有两个地方大员,其中之一就是郭树清,另外一人是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此外,在2015年11月4日组建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宣讲团中,地方官员同样也只有郭树清和赵克志两人。官方报道中还明确注明:郭树清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
同样是在这一年,郭树清、黄奇帆等6名地方政要随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美国,境外媒体这样形容,随行的六位地方主要领导当中,以黄奇帆和郭树清较为亮眼。
后来,这些信息被媒体广泛解读,实际上,在2015年时,坊间便有了对郭树清新职务的各种猜测。
郭树清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资料图)
新的使命与担当
2月24日上午,一路“陪同”郭树清前往北京的记者们在位于北京金融街的银监会大楼外拍到了郭树清与尚福林会面的照片。有意思的是,这是尚福林与郭树清的第二次交接,不过,这一次又有了别样的意味:郭树清在山东省会济南工作近4年,而尚福林的籍贯便是山东济南。
对郭树清而言,金融街一带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工作地点。
银监会距离郭树清曾担任主席的金融大街19号证监会富凯大厦很近,有人说,从证监会主席到银监会主席,5年半,郭树清走完了这388米的距离。
从地方官员到重归金融系统,郭树清被外界视为新一届银监会掌门的不二人选。而此次接任银监会主席,他即将面对的是黄金期终结之后,规模巨大、挑战颇多的中国银行业,更为复杂的则是中国及全球宏观逆周期环境下的金融监管多重使命与挑战。
目前,商业银行不良率不断上升,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12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另外,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复杂,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国内经济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区域和行业走势持续分化。
资产管理也成为当前金融监管的棘手问题。随着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设立的各类资管产品,不同产品之间多层嵌套,层层加杠杆,金融交叉领域的风险不断积累。
金融市场的变化牵动着整个经济社会,去年层出不穷的“萝卜章”事件,银行和券商之间互相扯皮推诿,造成了国债期货的暴跌,加剧了债市的恐慌。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但各类网贷平台跑路事件,也多次引发群体性事件。
郭树清面对的任务是既要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又要帮助银行摆脱经营困难,同时,金融创新不停止,还要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混业经营成气候、金融系统杠杆混业经营等情况下,监管也是一道难题。
关于金融监管,郭树清早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态,“总体上来说,监管很重要,但仅仅强调监管是不够的,好的金融体系不是监管出来的,机构内部的机制、市场结构体系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资深人士表示,“对监管机构动大手术很有必要,但是不是很快就动手术,可能还是需要思考的,有思想认识和利益调整的阻力,关键还是时间点的把握,政策效果最重要,也还得要看高层的勇气及究竟给郭多大权利了。”
风物长宜放眼量。改革成效固然是考量官员成绩的必要试题,但在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衡和运行困难不减的环境下,官员敢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改革的可行路径,是值得点赞的。而郭树清的这种勇于担当敢于探索的气魄,或许也是为何“人人都爱郭树清”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