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智慧社区试点半年后 “原来需要亲自去跑的事情,现在一个手机搞定”
本报记者 黄仕强 重庆市渝北区仙桃街道与重庆有线合作,在去年率先启动了智慧社区项目试点,该街道辖区内的汇祥·林里3000小区,被列入全市首家智慧社区示范项目,于去年12月试运行。按照规划,社区以“人和家庭”的需求为中心,为居民提供政务信息、周边商业信息、电子商务、教育监护、小区安防等线上社区生活智能化一站式生活服务。
智慧社区试运行半年后,社区居民的生活变成了什么样子,《工人日报》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访了这个社区。
动动手指生活就能井井有条
居住在汇祥·林里3000小区的徐女士,手机使用频率比之前提高数倍,这是因为一款社区APP,“生活中的事情都能在手机上完成。”
“居民可以通过APP、微信公众号、电脑和社区触摸大屏幕等多种方式获取资讯,智能生活立体化。”仙桃街道党工委书记廖和平表示。
记者随机走入了一户家庭,业主孔先生向记者演示起来。打开机顶盒,自动进入智慧社区定制界面,包含健康小屋、影音直播间、公益服务、一键呼叫、视频看护、街道政务、家政服务、生活缴费、物业保修、家校互动等20余款应用,生活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健”7大要素都能找到线上窗口。
“我妈刚来时,不适应城市生活,办事缴费都要走很多地方。”孔先生告诉记者,母亲住不了几天就要回老家。自从智慧社区启动以后,“我教会妈妈使用应用后,她再也不害怕了,觉得很方便。”
在小区“健康小屋”便民诊疗室,记者遇到正带着70多岁的父亲进行远程视频问诊的李先生。以前,父亲生病,他很早就要去医院挂号,最少要半天时间,现在下楼就能看病。就诊完毕后,医生推荐了药品,李先生打开手机,用社区APP在线订购,当天就能快递到家。原来,“健康小屋”与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儿童医院合作,居民通过远程问诊系统,网上挂号网上问诊。“健康小屋”还与药房实现药品配对,药品快递到家。
除了看病方便,李先生最深的感受是“生活更加井井有条”。以前,他在家、孩子幼儿园、工作单位三点之间疲于奔命,现在生活节奏变成:早上把孩子送去幼儿园,打开社区APP“学校互动”版块就能看到孩子在校情况;家里老人佩戴智能手环,随时可以报告老人的位置和情况;回家后,在平台上找家政阿姨来做卫生……“原来这些事都要人亲自去办,现在一个手机全搞定。”
从智慧小区到智慧街道
目前,智慧社区已经覆盖了这个小区1000多户家庭,服务3000多人,智慧化已经融入了居民日常生活。那么,这样的小区,是否能够复制呢?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的规划设计师翟松泉表示,尽管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但我国智慧社区试点起步相对较晚,目前也还未大面积开展。而通过汇祥·林里3000的试点效果看,这样的智慧社区显然是未来社区生活的方向。
“项目以城市典型社区模型为参考,充分挖掘在社区生活中包括‘政府、物业、商业、医院、学校和幼儿园’等主体与‘人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依存和诉求,围绕‘安全、智能、便捷、健康、和谐’的设计愿景,以‘惠民、便民、利民’为基本原则,形成智慧社区的具体应用。”重庆市建筑设计院的相关专家这样设想未来的智慧社区,而这样的智慧化服务,将不再局限于一个小区之内。
仙桃街道党工委书记廖和平也赞同这样的看法。“为了居民更便捷的生活,我们还将继续推出新的服务。”仙桃街道准备总结智慧社区项目的经验,进一步打造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民的“智慧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