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野外30年
杂乱的胡茬、黝黑的面庞,还有一身深蓝色工地服,一双草绿色的解放鞋,初见 刘振亭 ,很难把这个形象与工程师的身份联想在一起。身为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工程师、省煤田地质系统内在野外工作时间最长的地质队员,刘振亭来到四队扎根野外30多年,先后参与或主持了胶东半岛、鲁西南、贵州、河南等地的煤炭资源勘查工作,累计查看岩芯达15万余米。
“我生来就是做地质这一行的。”刘振亭说,他的老家在胶东招远,那里曾驻扎着一支地勘队伍——山东地矿地质六队。从记事起,刘振亭看到的就是地质队员背起行囊云游四海的潇洒,闻到的是地质大院悠远而飘香的炊烟,欣赏的是地质队每周雷打不动的村头电影。模仿地质员,敲打岩石就成为了他儿时最大的乐趣。高三那年,他报考了山东矿业学院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成为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刘振亭有一根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竹制烟斗,仅值七块钱,却陪了他整整二十年。“因为烟劲大,熬得起夜”。每当钻探进尺到了关键的揭煤时刻,他都要装满烟袋,备足火柴,点燃烟斗,支撑紧绷的神经。“最长的一次守煤足足用了三天三夜,没了这一锅锅旱烟,岩芯里有没有煤层、顶板和底板在哪里,估计我就不知道喽。”他开起玩笑。
据不完全统计,在刘振亭的参与主持下,地层被打穿230多次,特甲级孔率达95%以上,保守估算为国家探明煤炭储量8亿吨,其中仅贵州三大矿区探明的煤炭储量就达6亿余吨。在此期间其编写的《贵州省息烽县石硐乡小红寨煤矿补充勘探及储量核实报告》获得山东省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他还常常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完成了山东局三类科研项目《淄博煤田临淄区浅部煤层的赋存规律的研究》的研究工作。近期参与编写的山东省首个油页岩勘探项目报告,填补了省内油页岩勘探报告编录的空白。
“岩瘾就像烟瘾,一天不碰岩芯就心痒。30年了,每次钻探结论验证了自己的预判,我就会特别兴奋、特别快乐。”多年来,刘振亭带徒30余人,有的成为部门负责人,有的成为技术中坚力量。刘振亭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趁着还未退休的时间,把单位的年轻地质员带一带,为单位培养出更多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