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十二五 金融业成为山东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齐鲁网 11月14日讯 (山东台记者 王厚兵 韩苗苗)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十二五期间,山东金融改革风生水起,“22条”金融新政实施两年多,企业挂牌上市、要素市场建设、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等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金融业占比超过5%,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和深交所合作推出的中小企业路演现场,潍坊市5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成功实现股权融资。改制两年来,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573家,累计融资190亿元,并与主板、新三板市场建立起合作推介和转板机制。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监事会主席邵成奎说:“ 从四板转到新三板这个机制通道上,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单独受理、单独审核、集中挂牌、提前沟通的机制。
齐鲁、蓝海两家省内股权交易中心快速发展,山东搭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有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山东251家企业在主板上市,各类非金融债券融资10402亿元,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9笔,居全国首位。
省金融办证券与资本市场处副处长李英兵表示,十二五期间,新增上市公司60家,其中18家在创业板上市,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省上市的主力军。
围绕新兴产业,山东率先推动成立新型要素市场,潍坊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烟台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要素交易平台陆续开张,覆盖了各类产权、金融资产、能源环境等多个权益领域。
省金融办交易市场监管处副处长刘晓峰说:“全省要素市场达到73家,其中权益类市场达到23家,大宗商品市场达到50家,能够发挥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对实体经济服务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山东发展的短板之一,是农村经济大而不强、中小微企业缺乏发展后劲,打造普惠金融,“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优先成为必然选择。目前全省已设立村镇银行116家,全国最多。同时,大力扶持“草根”金融,推动民间资本阳光化,759家民间融资机构规范化运作民间资本近400亿元。
源头有活水,在支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金融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金融“22条”金融新政实施以来,山东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9%,今年上半年,达到1503亿元。
精彩十二五:山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释放改革新红利
数据控|细数聊城十二五新成就 2014年GDP突破2500亿
细数济宁十二五新成就 2014年GDP突破3800亿
[十二五]一路飞架南北一隧连两城 市民出行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