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代书画鉴藏琐谈之六:“兰亭雅集”之书画史背景

03.12.2014  00:09

  《史记·地理志下》载:“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窳蠃蛤,食物常足。故訾窳偷生,而无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这是西汉司马迁记述秦汉之际江南社会景象。东汉赵晔《吴越春秋》描述越国富庶时说:“会稽之山有鱼池两处。水中有三江四渎之流,九溪六谷之广,上池宜于君王,下池宜于臣民,畜鱼三年,其利可以致千万。越国当盈。”浙江,古属越地,《吴越春秋》载: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于斯。至少康时,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西晋贺循《会稽记》中也云:“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
  文字是文明中最重要的要素。浙江这片土地上较早就出现文字形态,有学者将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骨匕上的刻画图像符号,称为“鸟虫书”肇始。其后良渚文化陶器上出现刻划符号文字。春秋战国的楚、吴、越等地,鸟虫书盛行,在越地的剑器上有鸟、虫二体,如《越王者旨於睗剑》(浙江省博物馆藏)、《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藏)、《越王州句剑》(浙江省博物馆藏)等。文字之学,也是后来春秋时期教育的重(古语中为句)要内容,《周礼·地官·保氏》卷14中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六书是指六种造字法则,为文字之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把六书定为:指示、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种学法到汉代以后称为“小学”。汉代,书法已经走向了专业书家创作的历史舞台,出现了曹喜、班固、崔瑗、张芝等大家。这时书法在人们的心理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便是“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墨子·明鬼》下)浙江现存年代最早摩崖石刻是东汉建初元年(76年)刻“大吉山买地摩崖”(又名“昆地六人买山地记”),隶书,位于浙江绍兴东南富盛镇,额刻“大吉”。分上下两列,上列一行题额“大吉”;下列五行为“昆弟六人,共买山地,建初元年,(造)此冢地,直(值)三万钱。”秦、汉以前,由于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在北方,故很多书迹多流转在北方,南方则少见。1952年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公元223年《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此碑“文字浑古遒厚,介篆隶间”,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如今庋藏浙江,“虑其久而复湮也,择西湖孤山之阳,西泠印社隙地,慎重庋奥建室”。
  三国两晋南北朝已形成各种书体,出现了书法家卫岘、钟繇、胡昭、韦诞、皇象、苏建、索靖、卫恒、陆机、王羲之、王献之、郗昙、谢尚、谢安、恒玄、杨羲、羊欣、孔琳、范晔、王僧虔、萧子云、萧衍、陶弘景、崔浩等。
  这一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江南文化开始显现。富有个性和文化品位的书画开始为统治阶级所喜爱和弘扬。余英时在《汉晋之际新自觉与新思潮》中说:“汉中叶以后,士大夫个体自觉即随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日渐成熟……文学之独立、音乐之修养,自然之欣赏与书法之变化,遂得平流并进,成为寄托情性之所在。亦因此之故,草书始为时人所喜爱。盖草书之任意挥洒,不拘形踪,最与士大夫之人生观相合,亦最能见个性之发挥也。”这一时期有浙江书家虞松,绍兴人(有说河南人),唐人评价其书风“体裁简约,肌骨丰樗。”([唐代]窦臮,《述书赋》)惜史料不多,难述详情。
  东晋王羲之(303-361年),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早年学卫夫人,草书学张芝,真书学钟繇,并博采秦篆、汉隶及六朝碑版之长。一变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有“书圣”之称。作品传有《姨母》、《寒切》、《二谢》、《丧乱》、《初月》、《快雪时晴》、《兰亭序》、《上虞》、《十七帖》、《乐毅论》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虽不为浙江人,但“会稽”一郡之“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吟诗,王羲之为诗作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人生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33岁时的得意之作。如人们所评“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便成了中国书法圣坛。其“风流韵致”影响中国书坛1000余年。唐人张怀瓘《书议》评“二王”曰:“逸少秉真草之要,子敬执之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少。”唐太宗李世民虽不喜王献之书,但也承认:“自晋、唐以来从大令问津以迄于成者,代不乏人。”时人评献之曰:“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南朝]羊欣,《采古人能书人名》)“王氏”书风及其“王氏”一代的影响,诚如近人马宗霍《书林藻鉴》中云:“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与王羲之同一时期的谢安和贝义渊等也为浙江的书法增添了光彩。作为东晋政治家的谢安(320-385年),官至侍中宰相,且是“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之一。辞疾寓居会稽,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处。他的书法,如唐人张怀瓘《书断》评“学草、正于右军……尤善行书”。米芾称其“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宋代曹之格辑《宝晋斋法帖》等丛帖中存有其遗迹。贝义渊,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朝梁书法家。工书,精严遒劲,笔势灵动。所书大字,带行书笔意,更为雄健。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赞:“贝义渊书《始兴王碑》,长枪大戟,实启率更。其碑千余字,完好者三分之一,尤为异宝。”贝义渊书迹有《梁始兴忠武王箫儋碑》,但碑文已残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