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助力校企融合“无缝对接”——首钢技师学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纪实

09.12.2015  15:23

 

  近年来,从沿海向内地蔓延的“技工荒”,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技师院校对塑造工业强国、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担负着愈发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作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单位之一,首钢技师学院以财政资金为杠杆,以校企高度融合为基础,以深入调研为切入点,以师资能力为抓手,以优化实训条件为保障,以课程体系、培训教材、评价模式为核心,走出一条校企高度融合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   深入调研建立校企共建机制   培训领域涉及20多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4000余人、年培训高技能人才逾万人的首钢技师学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54年的首钢技工学校。这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管、首钢总公司主办的技工院校,曾一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009年更名为首钢技师学院,成为北京五所技师学院之一,培养层次也从以中级工作为主,升格为培养高级工乃至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   “我们要想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缺的就是高技能人才。因为即使再好的产品设计,也需要高级技工来帮你实现。比如德国、日本等工业强国,70%的人才在技工领域。”首钢技师学院副院长张百歧告诉记者,但在中国,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家长更愿意送孩子上大学,很多孩子是因为考不上大学才上技校的。   为改变这种状况,早在3年前,首钢技师学院就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扶优、扶特、扶强战略选择下,成功申报钢材轧制与表面处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焊接加工三个重点特色专业成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据了解,为了保证基地建设的高标准实施,学院领导与建设专业负责人及项目小组负责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分别签订了建设任务“军令状”,这在首钢技师学院6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就是要通过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形成务实、高效的培训体系。这也是我院培训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的最佳机遇。”张百歧介绍说,随着基地建设的审批立项,项目负责人先后带队到京唐、迁钢等企业调研,深入了解企业领导层对员工职业素养、职业精神、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需求,通过收集一手资料,分析功能结构、岗位现状以及技术操作人员在职业发展上的培训需求,并请专家对调研报告进行评估。   严谨周密的调研评估,不仅为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开展培训指明了方向,也为学院更好地开拓培训市场打下了基础。   “无论是首钢,还是社会上的其他钢铁企业,专业知识大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企业规模、生产能力和设备的更新程度。”张百歧说,“按照首钢总公司的说法,我们叫‘一业多地’。我们根据岗位能力模型,开发了相应的课程,建立了配套的评价、考核体系,通过培训为每一个员工创造晋升通道,使其向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和企业需求的人才方向发展。”   “转走动”力促校企无缝对接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离不开企业参与,企业认同是检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的试金石,校企融合也是基地建设能够高标准完成的法宝。”张百歧说。   为了实现校企的高度融合,首钢技师学院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平台,搭建了“四会四共同”的战略架构:一是成立校企教育培训联席会,与首钢集团子公司、社会企业共同研究培训方案;二是成立学术委员会,与管理专家共同探讨企业发展定位;三是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炼钢、轧钢等技术专家共同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四是成立项目建设评估委员会,与业内专家共同对专业设置和培训质量进行评估。   张百歧告诉记者:“我们进行校企融合的方针是‘转走动’。就是以服务经济为原则,企业需求为导向,提升能力为目标,培训内容围绕企业需求转,培训体系跟着产业调整走,专业设置跟着经济发展动。”   例如,在首钢京唐公司2007年正式投产以来,其员工职业资格评价工作一直没有跟上。2013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助其启动职业资格评价体系。从中级工到高级工,从高级工到技师,从技师到高级技师,基地共为京唐公司培养了3000多名高技能人才,大约相当于京唐公司职工总数的一半。“当时,我们的老师放弃了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甚至利用暑假时间为京唐公司员工提供培训,对其专利发明进行总结推广,真正做到了‘职工不离岗,课堂在现场’。”张百岐说。   响当当的技能“充电站”   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首钢技师学院国家级王文华技能大师工作室也宣告成立。这是一个由焊接加工专业的8名高级技师组成的专家团队,首席技师王文华是一名具有30多年焊接经验的老焊接人,曾在1997年全国冶金行业焊接技术大赛上一举夺冠,被誉为“神焊枪”。2008年中德焊接技术对抗赛中,王文华弟子一举夺得两个单项冠军和一个总冠军,德方教练对这位“名师”深表敬意,特意将一顶价值1万多元的德国造智能焊工帽赠送给他。   “王文华老师的主要任务,一是完善制度,二是收徒弟‘传帮带’,三是开展技术革新,推广创新成果。”王文华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告诉记者,通过为在京唐、迁钢、国电富通等企业设立的7家企业工作站提供技术服务、举办技能比赛、在不同企业带徒弟等方式,工作室已成为业内响当当的焊接技术“充电站”,仅2014年就培训高技能人才350余名。大师工作室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建设的一大亮点。   “为支持工作室建设,中央财政拨付了10万元,北京市财政拨付了40万元,其余大部分是来自学院的投入,主要用于对学员的培训以及科研、材料耗材。”张百歧告诉记者。   在为期两年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首钢技师学院三个专业共完成3685人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并通过课程开发促进了培训工作从数量到质量的提升。目前,首钢技师学院年度技能人才培训量突破万人。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前不久联合开展的“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中,首钢技术学院已被北京市遴选为“新型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   当前,首钢技师学院正进一步优化教育培训体系,通过聚焦生产一线实际问题,放眼前沿科技,突出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以实现对高端人才示范引领和技艺技能的有效传承。   “高技能人才培训将为引爆首钢培训品牌打下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打造校企合作战略联盟,以集团化的进程拓展培训市场。”张百歧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