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证监局局长冯鹤年:服务与监管并举 助力山东金改

17.12.2014  14:27

    山东金融改革已推进一年多,山东证监局局长冯鹤年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金改22条”实施以来,山东证监局遵循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取向,调整监管理念,探索监管转型,在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的同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和支持力度,监管与服务并举,收到明显成效。

    山东“金改22条”是山东金融改革发展的总动员、总部署。山东证监局深入研究把握,确定以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着力点,推动企业成为山东转方式、调结构、创新发展的先行军,落实金改工作部署。     推动企业挂牌上市、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工作一直为山东证监局高度重视。今年山东有22家上市公司再融资303亿元,融资额创历年同期之最;“新三板”挂牌企业71家,居全国第6位;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以来,山东企业累计募集资金72亿元;企业资产证券化首单落地,募集资金12亿元。     为加快公司上市挂牌步伐,山东证监局专设两个业务处室负责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简化辅导备案、信息披露流程,以监管指引、通知通报等方式,优化监管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在后备资源培育上,山东证监局实行上市后备资源培育片区负责制,完善包括16个地市500余家企业的上市后备资源数据库,联合省有关部门出台5份支持服务、文化等领域的企业挂牌上市的相关文件。通过分类指导,以工作会议、专题培训会、片区座谈会、现场指导等方式,解读多层次资本市场政策信息,引导企业解放思想,消除疑虑,抢抓机遇,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板块和路径挂牌上市。为推动国有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山东证监局与山东省国资委就相关问题进行对接。在培育资源的同时,山东证监局利用专业优势,督导企业增强其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责任意识,提醒其切莫触碰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监管红线,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挂牌上市障碍。     冯鹤年表示,山东证监局在力促企业挂牌上市的同时,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当前并购重组政策宽松和市场活跃的良好机遇,采取“借壳”或以资产换股等方式与上市公司对接整合,促进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山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能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产业链短是制约全省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迫切需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微观层面看,山东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同样有促进自身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的广泛诉求。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市场化程度高,是助力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要将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提高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高度来予以重视,这也是践行金改精神、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重要举措。     近两年山东上市公司对并购重组表现出的热情前所未有,大量优质资产通过“借壳”或以资产换股等方式与上市公司对接整合,促进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有2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并购重组,涉及资产144亿元。新华医疗[0.31% 资金 研报]通过收购制药装备、体外诊断等企业,与公司传统业务板块形成互补,对公司整体业绩的拉动作用明显。美晨科技[0.00% 资金 研报]、丽鹏股份[-1.22% 资金 研报]、鲁银投资[3.02% 资金 研报]通过收购运作,在传统业务基础上打造“双主业”格局,大大拓展发展空间。目前山东企业并购重组方兴未艾,随着经济转型的迫切要求以及上市公司主动实施并购重组意识的增强,更多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资产有望进入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