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霾治霾唯有行动别无选择
有人形象地比喻:人,是游在城市里的鱼,每天享受着城市的文明与繁荣,自由自在,幸福而又快乐。
现在城市这个“大容器”变脏了,那么,“鱼儿”的幸福与快乐又将去哪儿找寻?
最近一段时间,霾锁泉城,到处都雾蒙蒙的,能见度很低,人们置身其中,不胜烦忧,倍感苦涩和惆怅。
看数据,更是令济南人脸红——9月份,济南的空气质量在环保部通报的74个城市中倒数第一,1到9月份中只有2月份没有在倒数前十名。最近,10月份空气质量排名再现:济南在全国74个城市中仍居末席。事已至此,防霾治霾,济南唯有行动,已别无选择和退路。
不治霾,深受“霾害”的泉城市民,将情何以堪?发展是为了人,否则就没有意义。雾霾频袭,市民饱受“霾害”之痛,幸福无从谈起。
不治霾,“霾害”会让济南的形象蒙垢,进而削弱城市软实力,削弱城市竞争力,在全国的城市百舸争流中落得下风。让外来旅游者望“霾”兴叹,让投资者望“霾”却步。如此,城市发展便会因缺乏后劲而乏力。
不治霾,“霾害”会让“美丽泉城”变得名不副实,遑论打造“现代泉城”?而且,也会阻滞省会济南向率先建成“小康社会”迈进的步伐。
一句话,济南治霾,不治不行,治晚了不行,而且不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和魄力治霾也不行。“兰州经验”、“河北经验”、“临沂经验”……诸多成功的治霾先例告诉我们:雾霾能治,但前提是“铁腕”。治霾,不能是温文尔雅、隔靴搔痒,更不能是搞花架子、玩花拳绣腿。否则,重返蓝天白云,无异于痴人说梦。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近段时间,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采取了多种措施,破釜沉舟,“断腕”治霾,这值得期待。我们也坚信,只要各职能部门认真监管,企业有良心,公众有责任心,大家齐心协力,真刀实枪,共同行动,那么,雾霾就不会成为不治之症。
不可否认,长期被雾霾烦扰的不仅仅是济南,霾锁小半个中国原本是常有之事;不可否认,雾霾无省界、市界,有些污染是外地“飘”来的,而非都是济南“生产”的;不可否认,济南的特殊地形地势易成霾,却不利于散霾;不可否认,济南空气质量所谓的“全国最劣”,实际情况是——选取的标本在山东只有济南和青岛。如果与山东其他市比,济南的“气质”处于中游。
但也不可否认,济南霾重,自身成因不可小觑。如个别污染企业迁不走,对施工企业扬尘管不住等。所以,防霾治霾,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在全国治霾“一盘棋”的当下,济南迅速行动起来,“断腕”治霾,是须臾不可等待的民生诉求,是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不可或缺的一个选项。
“断腕”治霾,就是要拍案而起,坐言起行,敢向各种行政不作为“开刀”,敢向监管对象使用“铁腕”,敢于向治理难点“叫板”,更敢于立“军令状”——让蓝天白云常驻,不让公众等得太久、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