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陵园新观:从"追思奠堂"到"生命课堂"

05.04.2015  10:51

  中国陵园新观:从肃穆清冷的“追思奠堂”到春意盎然的“生命课堂”

  陵园是什么样子?在过去,多数中国人回答这个问题,大概都会听到“死亡”“黑白”“肃穆”“压抑”等关键词。如今,这一关于陵园的刻板印象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总是让人“灰头土脸”的陵园不见了,用春意盎然的公园形容更恰当;黑白灰颜色带来的压抑被淡化,满园绿色让行走其中的人感受到更多生命的意义。甚至,许多陵园之类的“死地”正成为不同年龄段人们的生命课堂,帮助他们理解生命的内涵,感知生命的珍贵。

  清明前夕,江西南昌市的季女士带着7岁的女儿姗姗去春游,春游地点有点特别——选在城郊的陵园梅岭世纪园。春游活动是家长们自发组织的,大人和孩子去了上百号人。在陵园里大家感觉不出本有的压抑,环顾四周竟是多彩的:绿松柏、红灯笼、黄丝带、七色风车、不知名的杂色小花……

  季女士告诉记者,吸引他们家长的,除了这里如画一般的风景,还有陵园负责人给孩子们免费上的一堂生命教育课。

  梅岭世纪园的负责人涂冬生是这堂课的主讲人。他以互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参与问答,感悟生命的有限性和唯一性,并通过安全教育告知孩子们如何珍惜生命。在课堂上,陵园的工作人员还为孩子和家长跳了一支手语舞蹈《感恩的心》。

  “如今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很多,如对生命的不尊重、漠视,对生命意义的不理解。通过看到逝者,了解其往事,能让孩子们从一个视角了解生命的珍贵。”涂冬生说。

  涂冬生介绍,选择“死地”进行生命教育,南昌并非首例;上海的福寿园、云南昆明的金宝山艺术陵园也进行了此类探索。记者在北京天寿陵园的官方网站上看到,早在2008年,该陵园就面向社会开放了生命教育馆。

  可以说,中国殡葬行业正渐渐达成一种共识——陵园应当具备三种功能:是否构建了让生者与逝者对话的平台;是否具备有公众休闲的功能;是否成为世人感悟生命的第二课堂。

  而这些“死地”作为感悟生命的第二课堂效果十分明显。姗姗在回家后对季女士经常做那个她在生命课堂上学到的手语动作——我爱你、感恩的心,季女士觉得女儿变得“懂事了”。

  民俗专家梅联华指出,殡葬行为的根是文化,反映民族的道德追求和价值观念。在现代陵园中,人们除了能够慎终追远,更学会了感悟及珍惜生命。

  原标题【 中国陵园新观:从"追思奠堂"到"生命课堂" 】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