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陵城:“三举措”提升执法效能 抓建设 破瓶颈 严管理

07.04.2016  10:10

 近年来,德州市公安局陵城分局紧抓执法规范化建设主线,突出执法质量“生命线”,把准执法办案“度量衡”。2015年,全区提请逮捕批捕率、起诉公诉率同比上升20%和9.6%;群众对公安执法质量的满意度达到99.76%,在全市排名第一。

抓建设,理顺执法建设内外链条

打铁还需自身硬,执法规范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人的因素。陵城分局内抓制度、培训,外抓场所规范,重视民警良好执法习惯的养成,理顺规范执法的链条,提升队伍软硬两方面实力。

修“内功”,提高执法主体素质能力。围绕基层办案中常见多发案件现场处置、受立案、证据视图等环节,该局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班16次,培训覆盖率达100%。同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相继制订出台《“110”出警及执法办案实行“四个一”工作规定》《办理伤害案件工作规范》《执法巡查工作制度》等7项工作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实现案件审核与执法建议、执法考评、风险评估同步运行、同频共振。2015年,全局基层所队执法办案零违纪,行政诉讼案件零发生,行政复议案件零撤销。

强“外力”,执法硬件提档升级。该局在全市率先完成办案区改造升级,先后评定一级执法办案场所1个、二级执法办案场所6个、三级执法办案场所7个,并投入30余万元,在每个执法单位建成“执法信息数码港”。同时,实现法制部门对13个基层派出所办案区的对口监督,为办案单位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保障,筑牢安全执法“防火墙”。2015年,他们共办理案件580余起,刻录光盘1100余张,未发生一起涉案人员自伤、自残、被刑讯逼供等事件。

破瓶颈,大要案法制部门提前介入

2015年,在“10·17”临沧线特大破坏易燃易爆设备案的侦办过程中,该局法制部门提前介入,指导办案民警完成取证,充实完善证据链,将11名犯罪嫌疑人快速提请逮捕和移送起诉。

大要案提前介入,是陵城分局对法制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提升执法办案质效、推进“两统一”工作、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力举措。

以审判为中心是‘两统一’机制的中心原则,这对证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机制实施以来,我们在刑事案件证据采集、执法规范等方面扎实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陵城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刘挥军表示。在此基础上,2015年陵城分局推出大要案法制部门提前介入机制,要求法制部门做到发现案源线索提前介入指导、调查取证提前介入提醒、定性处罚提前介入分析、重大案件提前会商,有效解决案件定性难、取证难等问题。对争议较大的疑难案件,主动与检法和上级业务部门沟通,确保每起案件程序合法、证据充分、公正高效。

受立案难,是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也是公安工作的一大瓶颈,按照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立案制度的要求,陵城分局着手建设案件管理中心,并将其列为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中心设立受案管理、警情巡查、管辖争议、案件复议4个窗口,明确受立案巡查、受理复议申请、对外接收行政机关移送案件等岗位职责,实现执法办案源头监督。

严管理,保证建设成果落地生根

有效的监督管理是巩固建设成果的有力保障,为此,陵城分局多措并举,保证改革、建设的成果落地生根。一方面,积极开展办案积分管理。作为全市首推积分管理的单位之一,该局建立完善一系列积分管理考评办法、细则,用办案积分来衡量执法效能,激发民警想办案、会办案、办好案的动力和活力。建立周自查、月巡查、季考评相结合的常态化机制,发现问题当场反馈,现场纠正,及时通报,建立网上办案巡查制,以抓“网上”促“网下”,连续5年执法质量考评排名全市先进行列。另一方面,拓展思路,收集各方执法建议,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开好企事业单位、社区、村两委“三个会”,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执法执纪监督员征求意见建议,自觉、主动、自愿走访群众1万余户,举办恳谈会、座谈会50余场次,征集意见建议70余条。

此外,为避免和解决执法办案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分局推出执法风险评估机制,确立三个风险等级,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把问题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2015年,他们共审查风险评估报告90余份,发现执法问题20余处,制订落实整改措施10余条,确定三级风险矛盾11个,化解率达97%以上。

市局举办“奋斗的青春最出彩——学习贯彻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决赛
5月3日下午,市局举办“奋斗的青春最出彩—学习贯彻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演讲决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宁延学,市总工会副主席戚淑斌,团市委副书记孙华,市局巡视员张伟力,公安局
吴德生同志出席全市处置隧道重大交通事故综合救援应急演练
5月12日上午,市政府主办,市应急办牵头承办,公安局
户政处开展“户政宣传进校园”活动
为深入开展户政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地、进商场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