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回家的异乡人如何拜祭?
03.04.2016 19:47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羊城晚报讯 记者化麦子 报道:“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又是一年清明时节,身在远方的游子如何拜祭?
有统计表明,截至2013年年底,广州登记在册流动人口已达到686.7万人,这一人口数量已超过当地常住人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异乡人成为都市里不能忽视的存在。在清明这样的“寻根”主题的节日里,难回乡的异乡人如何拜祭先人? 街边烧纸有诸多尴尬 两年前,刚刚参加工作的李小姐在广州迎来了毕业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家乡在湖南,因工作原因不能回家,如何拜祭先人成为了一个问题。 李小姐和室友商量了一番,决定买些纸钱进行拜祭。然而,当他们到家附近的一家殡仪用品店,却发现并不知道按照家乡的习俗,应该选用哪种拜祭用品来拜祭。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根据老板的推荐,买了蜡烛和纸钱。随后问题又来了:去哪里拜祭呢?不想提着拜祭用品走太远,李小姐和室友最终蹲在街沿就开始“拜祭”。没想到中途一阵风吹来,刚烧成灰烬的纸钱沿着街道飞散一地。“现场真的很狼狈!”她说。 如今,李小姐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还觉得尴尬,而近两年她已经放弃了清明拜祭,“既不了解风俗,也没有适合的条件。” 何时回家就何时拜祭 吴小姐在广州出生并长大,但她的太爷爷是从浙江逃离战乱到粤的,因此她和家人还是经常回乡祭祖。“节日里从广州出发到浙江家乡的小村里,走很多山路,到祖坟和其他亲人一起拜祭。”吴小姐说,这样一趟下来成本很高,所以基本上是几年回去拜祭一次,而且也不会特地选在清明,比如今年她和家人就打算“五一”才回浙江老家拜祭。 在顺德工作的王先生今年41岁,从家乡四川到粤工作十多年,妻女和亲戚也在顺德,回家乡似乎成为了一件“不常发生的事”,而拜祭就更是“奢望”。王先生告诉记者,每年祭拜都是拜托在老家的亲人完成的,烧烧纸钱、扫扫墓,不会特别隆重,整个家族在外的亲属也都不会特意赶回四川拜祭。 而更多的“粤漂”都表示,现在基本上是何时回家就何时祭拜了,清明对于多数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更多地意味着节日和休息。 拜祭提醒我们“从哪来” 身在他乡又该如何拜祭?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枫认为:“拜祭的传统不能丢!” “父母带着孩子一年年地去拜祭,虽然孩子可能什么也不知道,但这是文化的传承。”曾应枫说,现在清明节有三天假期,放假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醒人们,是时候去看望一下先人了。“特别是对于异乡的游子,虽然不是说一定要年年都回乡拜祭,但是两三年一次还是需要的,这就是所谓的慎终追远。” 曾应枫以自身经历举例说,她年轻时对家族历史不太了解,直到最近两年才通过查阅族谱和相关资料知道了整个家族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的变迁史,“拜祭让我们了解祖先,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对于如何拜祭,曾应枫说,对着墓碑或牌位鞠一个躬都是可以的。而对于不少年轻人清明在街边拜祭,她则表示,可能不太合适。她希望在清明前后有关部门能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在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制作清明的宣传海报等方式来唤起更多人对自己祖先的追忆。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03.04.2016 19:47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习近平总书记半个月内三次强调“决不能前功尽弃”,有什么深意?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