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崛起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前沿学术论坛”成功举行

19.09.2018  17:45

雄安新区设立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将构建中国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崭新格局。9月15日,“雄安新区崛起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前沿学术论坛”在泉城济南举行。来自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知名专家,与来自山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50余人齐聚济南,就雄安新区崛起将如何辐射与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培育创新驱动发展引擎这一重大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共同进行了探讨。来自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报、大众网、齐鲁晚报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会议。此次论坛由山东社会科学院高效生态经济研究泰山学者岗位、山东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软科学研究基地和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联合主办,《生态经济》杂志社协办。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兴国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袁红英主持论坛。

 

9月15日,“雄安新区崛起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前沿学术论坛”在济南举行。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兴国首先代表山东社会科学院向参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指出,雄安新区崛起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值得学界共同探讨的重大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将对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各省份的发展,从产业、市场、空间、组织多重维度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相信此次论坛将对山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指示精神,对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对山东建设环渤海区域重要经济增长极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兴国致开幕词。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袁红英主持开幕式。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天津市智库联盟理事长、天津市经济学会会长周立群教授指出,雄安新区建设要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过程是激活区域要素资源、整编产业结构、重构城市群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过程,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内容、进程、时序和走向主导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节奏、步伐和走向。同时还指出雄安新区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贯穿着全新的发展理念,也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的新篇章,作为国际一流科技创新中心,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将重构环渤海区域经济版图,并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北跨东延、携河发展等经济发展取向相契合。

 

周立群教授作题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进展与前瞻》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席教授董锁成针对雄安新区建设中可能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与风险,阐述了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智慧发展为核心的雄安新区绿色发展内涵,提出了雄安新区绿色发展的目标,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制度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六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模式,助力“国家大事,千年大计”战略目标的实现。

 

董锁成研究员作题为《雄安新区绿色发展模式》的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环境与生态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法稳研究员从战略层面、产业层面、市场层面和要素层面解释了为什么要推动农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指出农业绿色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主要是水资源问题和耕地资源问题,包括水资源缺乏和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立体化、优质耕地占用、耕地土壤污染等。在此基础上,于法稳研究员从农业生产环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三个方面探讨了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可行路径,提出了中医生态农业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道路选择,通过剖析中医生态农业的发展困境,提出了推动中医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于法稳研究员作题为《农业如何才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主旨报告。

在论坛第二阶段,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薄文广博士,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王金杰博士,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周彩云博士,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程臻宇博士,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邵帅博士分别作了题为“京津疏解和支持雄安新区的比较和思考”“互联网、雄安新区与环渤海区域格局新特征”“非首都功能疏解对津冀的影响”“雄安新区崛起对周边区域康养产业的影响”“京津冀与山东生态产品供给的合作空间探讨”的主题报告。

论坛最后由山东社会科学院高效生态经济研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研究员进行了总结。本次论坛使大家对雄安新区布局规划历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雄安新区崛起区域性影响的多维度分析,加深了对打造新时代“雄安样板”的认识,为山东对接雄安新区建设,融入环渤海协作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崭新思路和重要启示。

(撰稿/王娜 王双   摄影/刘健   编辑/李萍 编审 /凌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