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破了“壳” 群众脱贫步子快

12.05.2015  11:21

  郁郁葱葱的树木挺立两旁,宽阔平坦的公路直通家门,别有情调的农家院落整齐划一……走进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朱家村,整个村庄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东营区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产业支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精准扶贫方式,形成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扶贫合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加快,村集体经济实现“脱贫摘帽”。

  群众“点餐”

  政府“下厨”

  “以前,我们村里条件差,道路狭窄、房子破旧。现在好了,‘第一书记’不仅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还引导我们发展生态种植,乡亲们致富有望了。”谈及村里发生的变化,87岁的朱家村老党员朱执林一个劲儿地点赞。

  朱执林说到的“第一书记”是东营区下派干部李佃兴。筹措资金400多万元,硬化道路、修缮沟渠、美化村庄,建成健身广场,建立果树种植基地……这位朱家村的“第一书记”也是“蛮拼的”。

  “精准扶贫就是群众‘点餐’,政府‘下厨’,根据村居现状、致富意向、发展前景等个体差异,制订不同的‘营养菜单’来弥补贫困村脱贫致富能力的‘营养缺失’,确保扶贫扶到根上。”东营区下派办干部曲涛说。

  扶贫先扶谁?怎么扶?为推动形成精准扶贫合力,东营区推行“党政部门包弱村、政法部门治乱村、经济部门扶穷村、重点部门帮社区、专业部门靠项目”的办法,从最难啃的“硬骨头”啃起,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力抓手,整合住建、交通运输、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涉农项目资金,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去年以来,该区154名“第一书记”累计协调争取各类帮扶资金285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42个,带动了102个任职村的班子更强、村民更富。

  集体经济“破壳”

  牛庄镇王营村曾是东营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默默无闻”的南大门,致富无门一直困扰着乡亲们。在农业局下派工作组帮扶下,新当选的王营村两委班子先后带领村民组建宝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培育了“黄河口”、“康绿源”有机蔬菜品牌,吸引蓝海生态农业种植基地落户,仅蓝海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就使附近村居162名村民就地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

  “扶贫不能是锻造单一的点,还要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东营区扶贫办主任张福寅说,产业链扶贫通过推动技术、生产和营销三个环节一体运作,串联起了农民、合作社、教育培训、特色品牌和园区等发展要素,可以有效带动农民持续致富。在产业扶贫的思路引领下,黄河路街道景屋村的高效生态农业已成为当地发展新型城郊农业的典范,东六户葡萄、史口刘营莲藕、立新狐狸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链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据了解,东营区依托生态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产业与现有的36家特色农业园区、45家家庭农场、83家农业龙头企业,探索建立了“特色基地(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扶贫”模式,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带动了部分农民实现转移就业或就地增收。

  发展集体经济不仅要“输血”,更得“造血”。该区组织经济薄弱村开展集体经济“破壳”,设立10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为每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提供20万元发展项目启动资金,目前该区221个村居集体收入全部达到了3万以上,其中75.2%的村达到5万元以上,村居集体经济全部实现“破壳”。

  机制扶贫更务实

  走进新建成的牛庄镇陈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谭向华和同事正忙得不亦乐乎:办理困难群众重大疾病救助、协助办理养老保险、审核农机购机申请。

  “以前村委会办公地点简陋,也很难找到村干部。现在诸多涉农服务都集中到了新建的社区,真是方便多了。”村民代美英说,以前群众办事一般都要直接去镇政府,距离远,村民意见大。现如今,新建成的65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把涉农惠民服务送到了家门口。

  “村里公路修得四通八达,有什么需求到了服务中心一次性解决。”谈及村民的生活,景屋村村民王滨孚很是满足。

  为进一步满足农村居民需求,东营区组织开展了“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双联”、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等活动,进一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活动中,该区摸排出流动党员625名,已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双联”活动促成了3544名党员干部“结亲连心”52653户群众,为他们送去各类致富信息960多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100多件;“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参与党员干部近4万人次,联系走访居民群众1.7万余户,征求各类意见建议3000多条,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