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挫折面前有颗玻璃心:女生因成绩不理想自杀
30.06.2015 11:33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开栏的话: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所思所想,折射着当下的社会现实,他们的权益,则理应受到保护。变革的时代里,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侵害青少年权益的各类事件,某种程度上,都是青春阳光下的“雾霾”。从今天起,本版开设“青春加油站”栏目,关注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集全社会之合力,思考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为青春加油。
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一名高中生喝下农药;因为与母亲发生争执被骂了几句,一名女学生选择跳楼自杀……近年来,类似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一些花季少年,因为个别“小事”而选择以极端的方式“抗争”,用最为悲剧的方式,与青春作别。 据齐鲁晚报报道,我国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青少年有3000万人。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失去生命。另据中华网报道,在近年青少年死亡案例中,自杀甚至超过车祸、疾病等,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 这样的结果不免让人震惊,有网民用“玻璃心”、“孩脆脆”来形容当下一些青少年对挫折的低承受力。是什么让一些青少年成了“孩脆脆”? “被冤枉”是一些青少年不可承受之重 挫折面前,一些青少年无法做到很好地面对和处理。其中最极端的方式,就是向世界“背过身去”,选择结束生命。 “很多时候,青少年选择自杀,更多的是属于冲动性自杀。他们往往不知道自杀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许燕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在青少年自杀案例中非常普遍,“他们不会像成年人一样,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决定。” 许燕认为,由于对未来结果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一些青少年会轻易地做出一些冲动之举。 多年来,许燕一直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中,她发现很多青少年对“死亡”的理解是不准确的,甚至有些人根本没有“死亡”的概念。 “问他们觉得‘死亡’是什么?很多人回答,就像睡着了一样。”许燕说,这些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睡着了”,是永远也醒不过来了。“因为不知道,所以他们对死亡没有足够的恐惧感,就如同玩一场游戏。” 由于在认知上、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全面性上都有欠缺,许燕告诉记者,一些心理承受力较差的青少年,就会出现一些无法解释的极端行为。 “有的孩子自杀被救回来了,问及原因,你会发现,可能是没有充分理由的。”曾经有个孩子告诉许燕,只是因为自己的好朋友要自杀,叫他一起,他就跟着一块儿做了。 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模仿性。许燕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一些孩子因为看到动画片、影视剧中,有的角色可以到处飞,以为自己也可以那样,便去模仿,结果可能因此丧命。 此外,许燕发现一些孩子和同学、老师产生冲突后自杀,不少是觉得自己 “被冤枉了”。 她曾经接触过这样的案例:一个孩子生性淘气,有一次,班里发生了一件让老师很生气的事,因为这个小孩平时表现就不好,老师便认定是他干的,狠狠地批评了他。但事实上,这件事并不是他做的,可无论孩子怎么解释,老师都不愿相信,最后,这个孩子就以死去证明自己的清白。 在许燕看来,很多孩子是把老师当做权威人物看待的,很注重老师对他们的评价。“一旦遭受批评、误解,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丧失了,就有可能会选择自杀。” 初一、初二、高一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多发期” 许燕告诉记者,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会导致很多后果,自杀只是极端的一种,更多的则表现为焦虑、抑郁、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等。 2012年1月开始,许燕带领团队开展了一项有关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课题。课题研究对象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北京市21所幼儿园、中小学的学生7303人,另一部分是其中19所学校的教师和18所学校的家长共6073人。 研究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期”是初一、初二和高一。 其中,初一、高一是青少年的两个心理适应期。许燕说,这两个阶段分别是小学学段和初中学段、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间的“衔接点”,青少年要适应新的学习活动、人格与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在初二,多数青少年正经历青春期,许燕将之称为“初二现象”。“这个时候,大多数学生心理变化较为剧烈,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 针对中小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课题组调查发现,负性事件发生率排在首位的就是“被人误会或错怪”,此后依次是“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矛盾或打架”、“考试成绩差或学习跟不上”。 对于有过负性事件经历的青少年,调查发现,影响率位于前三位的重大生活事件依次是:“父亲/母亲去世”、“与自己特别亲近的亲人(或朋友)死亡”、“父母离婚”。 人格教育“先天不足”为青少年心理问题埋隐患 在许燕看来,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基础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先天不足”。 “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存在偏差的。”许燕说,过去,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让孩子和家长、老师都只看重成绩。后来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也有“走偏”的迹象,以为让孩子学钢琴、学画画就是素质教育,最后却是为了高考加分,成了“为考试服务”的工具,功利性明显。 “真正的素质教育,核心应该是对人格、对价值观的教育,强调的是人的整体发展。”许燕说,幼儿和学龄初期是人格教育的关键时期。如果童年时孩子的人格发展不健全,往往会导致日后的问题行为。 “很多成年人的问题,都可能从童年找到根源,不及时处理人格偏差,甚至会酿成人生悲剧。”许燕说。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李献云认为,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也是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一些父母教育孩子,采用“一味表扬”的方式,可能使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无所适从,甚至承受不了打击。另一些父母则认为,自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喜欢批评或毫不留情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可如果孩子们听到的总是负面评价,很容易对自己形成这种“负面判断”,难以建立起自信,甚至会认为父母不喜欢他,产生心理问题。 李献云说,一些孩子还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追求完美的个性,凡事都要拿第一。“但生活是没有完美的,总会出差错。”她说,如果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一旦出现差错,很容易全盘否定自己。 李献云还告诉记者,孩子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影响。如果父母天生乐观、自信,孩子也往往会变得自信;如果父母很悲观,“常常把很小的问题看成大问题”,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 李献云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也会加大,如果应对不好,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比如近期多发的家庭暴力事件和校园暴力事件,如果一些青少年在家里、学校遭到了父母或老师、同学的虐待和体罚,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就更大。”她说,“他们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好、自己软弱可欺,才导致别人这么做。或者据此认为这个社会就是冷漠的,在哪里自己都会被人欺负,于是选择回避人际交往或者在人际交往的时候过分敏感多疑,甚至采取过度的防范、攻击态度,很难建立起人际交往的正常关系。”记者 李林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30.06.2015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