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在乌兰布和沙漠南缘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越来越多的牧民放下了牧羊鞭,当起了护林人。由于收入节节高,乡亲们争先恐后地植树造林,发展肉苁蓉、沙葱等产业。
近年来,“沙退人进”的巨大变化在辽阔的北方大地上演。一座座流动沙丘被遏止,一片片绿色草木取而代之,肆虐的风沙开始收敛,生态屏障扩大着版图。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
绿色,是富有人文色彩的颜色,是发展中的暖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浸润中华大地,美丽中国蓝图在更多地方落地生根。
“环境就是民生”
人与自然,从来都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治国理政之时,习近平一直强调并践行着这个理念,关心和支持着各地生态环境保护。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2017年4月,在广西考察的习近平要求,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6月,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
放眼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赴国内省份考察调研,还是两会期间参与代表团审议,习近平走到哪里,就把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和要求带到哪里:
“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
习近平这样反复强调,是因为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习近平指出,面对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
人民有所呼,改革必当有所应。
在习近平主持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回应着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共同心声。
今年,河长制在全国启动实施,从此流域生态保护不再受限于行政规划;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叫停,标志着100多年来向森林过度索取的历史终结;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也迈出实质步伐,明确跨界流域补偿基准、方式等内容。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人民群众全方位的获得感,离不开眼前的绿、头上的蓝和无处不在的新鲜空气。保护自然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在造福人类自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绿色出行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个别选择,而成为大众中的潮流和时尚。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今年5月26日下午,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是践行者、推动者。在这一次的集体学习中,习近平要求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这样指出。
3个多月之后,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提问时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此后,重量级战略部署频频出台,生态文明建设驶上快车道。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
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等八项制度。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福建、江西和贵州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率先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记者统计发现,仅今年上半年,中央深改组会议就审议通过9个与环保相关的文件,涉及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固体废物进口管理等方面。而在2016年,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文件超过了20件。
时至今日,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已逐渐成为全国上下的共同追求。
绿色发展是理念,更是实践;需要坐而谋,更需起而行。只有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不能越雷池一步”
今年7月20日,央视《新闻联播》罕见地用4分46秒时长播报一则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问责通报,3名副省级官员被直接点名。次日,长达4000字的通报全文刊登在《人民日报》显要位置。
长期以来,探矿采矿、旅游开发、农牧业生产等活动,使得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早已不堪重负。习近平对此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整改。当地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情况没有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因失职失责,甘肃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杨子兴,时任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李荣灿以及时任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笑虎被严肃问责。
“时任”二字意义深远。这表示党政领导干部调岗或退休之后,对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追究并不会停止。
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旨在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按照计划,2018年将建立起经常性的审计制度。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的要求掷地有声。
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从2015年底开始,短短一年多时间,中央环保督察已经走过23个省区市。公开数据显示,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已初步立案处罚15586家,立案侦查1154件,问责人数超过万人。
据介绍,中央环保督察将在年内实现全覆盖。此外,还会针对一些问题突出的地方不定期开展专项督察和“回头看”。
“我们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定当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贾玥)
编辑:李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