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一市民前海捕蟹捞出大海蛇 毒性超眼镜蛇
6日清晨6时许,山东青岛市民马先生在海上皇宫捕捞蟹子时,蟹网里捞上一条长约1.2米、全身黑白环纹相间的海蛇。专家初步鉴定是一条青环海蛇,有剧毒,人若被咬伤,几小时内就有可能丧命。专家表示,青岛海域虽有海蛇分布记载,但前海一线捕到海蛇非常罕见,就连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以及青岛水族馆都没有本地海蛇标本。
6日早7时许,市民罗先生向本报热线96663反映,当天早上他在海上皇宫附近散步,突然看到海边聚集着一群人,上前一看,一条大蛇盘踞在人群中间,当时吓得他倒退了几步。据捕到这条大蛇的53岁的马先生介绍,他在前一天傍晚和朋友一起在海上皇宫附近海域下网,准备捕捞蟹子,6日清晨6时许前来收网时,发现网里居然有一条大蛇。捕捞过程中,凶猛的海蛇不时张开大嘴,向靠近它的马先生示威,马先生又惊又怕,他发现大海蛇已被网困住,于是小心翼翼地拖着蟹网游到岸边。海蛇上岸后更加生猛,在网中挣扎。“都说海蛇毒性很厉害,所以没人敢下手碰它。”马先生说,再三思量后,他将包在蟹网中的蛇头按在地上,用身旁的大剪刀用力敲打,将海蛇打死了。但即便如此,围观人群也不敢过分靠近,生怕被海蛇的毒牙划伤。
记者注意到,大蛇长约1.2米,身体最粗部分直径约有4厘米,头部呈三角形,浑身黑白环纹相间,尾部扁平像船桨,宽约3厘米,全身覆满鳞片。“遇到鲨鱼怕三分,遇到海蛇怕七分。”围观人群中,有着30多年捕鱼经验的纪先生说,海蛇的“威名”他早有耳闻,但见到真正的海蛇还是头一次,在青岛前海一线捕到活海蛇更是稀奇。
记者先后咨询了青岛水族馆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专家得知,虽然青岛及山东半岛海域的确有海蛇分布的记载,但青岛前海一线发现海蛇却非常罕见,两家单位的标本馆均没有海蛇标本。经专家初步鉴定,马先生捕到的海蛇从形态上与青环海蛇相似,该海蛇多分布在浙江、福建沿海,其毒性极大,比陆地上的眼镜蛇毒性还要强,一旦被它咬伤足可致命。
专家山东沿海有5种海蛇分布
9月6日中午,记者联系青岛水族馆的相关专家,据业务室的王主任介绍,海蛇在南方并不少见,其毒性猛烈,以小鱼虾及浮游动物为食,多数在中浅层栖息游动。“在青岛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更别说见过了。”王主任说,对于市民马先生捕到的这条蛇需要见到实物后再仔细研究。另据水族馆办公室人员介绍,该馆内没有海蛇及海蛇标本。
记者随后又咨询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该所分类研究室的张均龙老师介绍,他在随科考船出海的时候,曾在福建一带用抄网打捞上来过海蛇,但在青岛海域还真没遇到过。从事鱼类及脊椎海洋生物研究的刘静研究员表示,她也曾在广东沿海的渔村见渔民打捞上过海蛇,但在当地习俗里,将海蛇捞上来以后,一般都是当场打死。
刘静研究员表示,科普资料记载,山东近海确实有海蛇的分布,但包括她在内的很多研究人员都没在青岛海域见过真正的海蛇,原因可能与青岛近海海水条件有关。海蛇喜欢在有珊瑚礁且温暖的浅水中栖息,青岛近海海域水温普遍不高,且浅海海域船只、游客较多,导致海蛇少有分布。从市民马先生捕捞的海蛇外形上初步判断,该蛇属于青环海蛇。其躯干略呈圆筒形,后端及尾侧扁,善于游泳。该蛇毒性极强,咬人后无剧烈疼痛感,毒性发作又有一段潜伏期,然而一旦发作可在几小时至几天内致死。刘静建议捕蛇市民,可以将海蛇送往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用于科普科研。
专家介绍,《国海洋生物名录》共列出中国沿海19种海蛇,其中山东沿海有1科3属5种分布:青灰海蛇、青环海蛇、淡灰海蛇、平颏海蛇、长吻海蛇。不过,上述几种海蛇在海洋生物标本馆都没有标本收藏。目前,馆藏标本只有采集于南海的海蛇。(景毅)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