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书店最后一夜 市民连夜买书

04.07.2016  11:13
文艺青年心中的文化地标,开了22年的学苑书店要关门了!经过朋友圈的发酵,7月1日晚7点,位于高密路的学苑书店挤满了来买书的顾客,队伍一度排到了门外的街上。

   

  “这家书店从1994年开业到今天,从来没有办过一场活动。我希望在她离开前,举办第一次活动,也是最后一次活动。如果你有一把吉他,一本诗集,一张唱片,一个好酒量,一个好姑娘,都希望你能来。

  文艺青年心中的文化地标,开了22年的学苑书店要关门了!经过朋友圈的发酵,7月1日晚7点,位于高密路的学苑书店挤满了来买书的顾客,队伍一度排到了门外的街上。

  这是学苑书店的客流量第一次可以和旁边的烧烤摊媲美,但也是最后一次了。如果仅是买书,倒是用不着排队,但买书的顾客都希望新书能够盖上学苑书店独有的印章,似乎这才是头等大事,因为这次不盖以后就没有了。

  “真有意思,要是天天来这么多人,书店不就不用关了么?”在书店门口看热闹的大哥,嘟囔了这么一句,就笑着走开了。

  “书店多开了半年,心里释然了。

  作为学苑书店的老板,42岁的张兵林在青岛一共开了三家书店,除了高密路的这家老店,创意100里的不是书店、泉州路的学苑书店分店也都是他在管理。张兵林说,高密路的这家店关掉之后,不是书店和泉州路的学苑分店也会关掉一家,保留哪个招牌,还没决定。

  早在去年,因为旧城改造,位于高密路的学苑书店曾传出要拆迁改造的消息,但因为工程进度的关系,事情一直被搁置到现在。张兵林说,刚开始听说书店要拆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多开了半年,也就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

  “再开一家这样的书店,几乎是不可能了。”张兵林说,现在看书的人少了,单纯靠卖书很难养活一家书店,高密路的房子是张兵林自己家的,所以用来开书店谈不上什么成本。但房子收走之后,在老城区开一家纯粹卖书的书店,绝对是会赔的。其实,早在2008的时候,学苑书店就已经入不敷出,老店里的亏空全靠不是书店卖咖啡来贴补。

  书店老板张兵林

  “我已经不在书店买书了,但我还是希望有这么一家店。

  学苑书店的最后一天,张兵林的很多老友特地过来捧场,比起书店老板,这时的他更像是一位家里有喜事的东家,寒暄着老友招待着顾客。店里的人或是自顾自地挑着书,或是把橱窗里的摆件调整到自己满意的角度,拍照发朋友圈留念。

  王小姐是特意从东部赶过来的,为的就是见证学苑书店的最后一天,尽管在此之前,她从未来过这个地方。

  王小姐说,虽然现在电子书技术很发达了,但是她还是更喜欢纸质的阅读,青岛的独立书店,她去过不少,但是这家书店给她的感觉最特殊也最单纯,读书就是读书,仅此而已。

  迟敬义与书店的缘分要追溯到学生时代,他是在去吃炸串的路上,看到的这家书店,那时候他还是高中生,兜里没啥钱就经常来这里蹭书看,工作后有钱了但是离书店远了,来的次数也不多,真没想到今天再来,居然就要说再见了。

  小叶的单位就在高密路附近,晚上下班后他也是特意过来凑热闹的,与其他人不同,他没有买书,也没拿出手机来拍照留念。小叶说:“我看书,但是我基本上只在网上买书,我知道大家觉得惋惜,但我们无能为力。

  舍不得的是这十几年的生活

  22年的老店就要关了,最不舍的还是张兵林的妻子朱燕新。

  朱燕新也是个爱书的人,她和张兵林结婚后就一直帮丈夫打理书店。对她而言,书店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自家的女儿就是在书店里学会走路的,书店就是她另一个家。

  学苑书店旁边是一家美发店,跟书店做了十多年的邻居,老板娘闲来没事儿的时候,也去书店翻翻,老板娘说,不是说他们多么舍不得这块地方,十几年的生活,他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习惯这种东西,改起来需要时间。

  当晚8点,来见证书店最后一天的顾客还在增加,书店里的书已经不多,一些书架已经被买空了,而顾客们依旧在乐此不疲地拍照、盖章。有位书友在给书店的留言中写道:放弃书店的是我们,去纪念它的也是我们。数年之后,能记得这里曾有家书店,我们在这里读过几页文字,足矣。

  书店的最后一天,店里最多的是来拍照的人。

  黄乐乐是跟妈妈一起来的,这里面的书其实并不适合他,但是曾经在其他书店工作过的黄妈妈说,这种风格的书店,其实已经不多了。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