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交通服务中心试运行 海陆空出行一终端搞定

31.12.2014  11:59

    不用多久,青岛市民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一个 “青岛通”APP,就可以查询包括出租、公交、火车、地铁、轮渡等所有交通出行信息。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委获悉,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昨日起试运行。据悉,青岛市探索提出“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概念并建立实体机构的做法在全国尚属首例。这也是青岛市用信息技术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构建“大交通”管理体制的大胆尝试,未来将依托公共服务中心,在实施交通数据资源工程的基础上,服务于公众出行、政府决策、企业运营等各方面需要。

  [演示]   公交出租实时监测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监控大厅,几块DLP显示屏组成的超大屏幕呈现在眼前,通过调取视频监控、定位终端等可切换到全市公交、出租、长途车、船舶等公共交通车辆和场站等不同区域的实时运行状况,还可以随时向目标发送信息。   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该项目的其中一个重要系统——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在系统中随意输入了一辆出租车的号牌,查询上午9点至9点半的营运情况,车辆人员的相关信息以及这一时间段内的行车轨迹、载客运营情况等一目了然。“行业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及时掌握重点区域(火车站、机场、客运站等)的车辆供给情况以及敏感区域的聚集情况,有助于行管部门提高对出租车行业的监管能力。”青岛市运管局城市公交客运管理处科长任凤磊介绍。   此外,在投诉处理、报警处置、配合公安部门协查等情况下,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可以实时查看车辆运行位置、历史轨迹、照片、录音数据等监控信息,系统还能够自动更新车辆运行状态,并在地图上显示出车辆位置。   [进展   预计2016年建成   监控平台只是这一服务平台中可视的一个应用支撑层,背后还有相当复杂的技术平台和基础建设来支撑。记者了解到,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项目自2013年就开始筹备,计划自2014年到2016年用3年时间建成,今年2月底正式立项后启动建设工作,经过九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工程前期、公开招标、项目开工等环节的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新建了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监测中心、行业专网、视频会议系统、应急调度处置系统、视频综合管理平台、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出租车电召系统等。   目前该项目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实现了全国第一次探索提出“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概念并建立了实体机构,全国第一批开通“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全国第一家获批开通“95128”出租车电召热线服务号码,出租车智能管理示范项目车载终端装机量最大、功能最全等 “四个全国第一”。   明年,在平台建设了基础硬件后,将不断接入数据系统,初步形成公共资源池,进行数据信息等交换。项目基本建成后,还将不断开拓延伸服务和功能。   [功能]   整合20类业务数据   “该中心集全市交通运行状况监测预警、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运维、综合交通数据管理与公众服务、交通运行调度与应急指挥、交通服务监督热线管理、信息化人才培训等功能于一体,改变了传统行业管理方式。”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筹建组相关负责人韩千钧介绍,平台按需整合接入我市航空、铁路、船舶、港口、公路、公交、出租、轨道交通等20余类业务动静态数据,基本实现对全市综合交通信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从分散运行到集中监测的转变。中心将建成全市统一的交通业务数据中心和骨干传输网络,可面向全行业提供GPS等云服务。另外,系统中行业监管与决策支持平台在对行业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公交、出租、长途客运、两客一危、四客一危等行业的运行指标体系,为市交通运输委进行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提供数据支撑;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政策制定、投资计划、联合运输优化等提供决策依据。   [作用]   一个终端遍查出行信息   该中心建设对于服务大众出行来说,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公众服务平台提供的各种信息,通过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信平台、移动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平台等方式,让公众及时获取出行信息。“未来我们将搭建一站式服务APP,将公交、出租、地铁、飞机、电召、道路状况等全部接入,大众只要安装‘青岛通’终端,就可以获知所有交通出行方式信息。”韩千钧介绍,目前青岛市每天通过网站、手机查询公交车出行信息达到150万次以上,市区97.5%的公交车纳入了智能化调度平台,运力投放更加科学,班次安排更加合理,准点率提高到90%以上,新建了120套非现场执法系统,对违法占用公交车专用道现象进行抓拍,使市民乘坐公交出行更加便捷顺畅。   据悉,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了对全市4973辆公交车、12000台出租车、2960辆长途客车、1620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每天150余艘进出港船舶等的动态监测,可自动生成交通运输行业运行状况分析报告,并可通过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各种渠道全面及时发布权威的、定制化的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信息。   [揭秘]   上下出租车自动拍照   出租车运行录音可以保存五天;鼠标在地图上画一个圈,圈内出租车信息马上统计出来;上车下车自动拍照;某区域车辆超过限制数量,平台立马报警;出租车逃逸,5秒钟就能调出逃逸轨迹,还有接单记录……有了城市出租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出租车运营存在的一些问题或将得到根治。   任凤磊介绍,有了出租信息系统,车辆报警提醒包括防劫报警、进入或离开设定区域(电子围栏)提醒、超速提醒、超时驾驶提醒和其它的自定义报警、提醒等,同时还可利用信息发布功能,定期将路况、天气预报、突发事件、公益宣传等信息发布到车载显示装置(前端液晶显示屏和后窗LED显示屏)上,为驾驶员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城市出租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是国家推进出租车行业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2013年3月,青岛、天津等15个城市被确定为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城市。2014年9月,我市开始车载智能终端的测试安装,11月开始大批量安装。截至目前,已完成6000辆出租车车载智能终端的安装计划,2.1万名出租车驾驶员换发了电子IC卡式服务资格证。通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的调度系统,就可以实现对出租车的智能调度和查询。2015年将全部安装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