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村电商兴起 物流等难题还有待解决
25.05.2015 13:07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琅琊镇渔家两个月内卖掉300万元存货,大泽山村妇把自酿葡萄酒销往全中国,而这些,都是他们在“触网”做电商之前不敢奢望的“大生意”。当火热的“互联网+”邂逅最缺乏效率的农业市场,青岛农户们的赚钱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不过,受困于物流、网络技术普及和网上支付等“最后一公里”难题,农村电商依旧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今年5月,国务院电商“国八条”、《“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等重大文件先后出台,商务部联手20多个部委拟定的相关指导意见也于近日完成,农村电商健康起步、农民在家门口获取更多财富的前景值得各方期待。
动动鼠标 农妇把假睫毛卖到日本 在青岛渔业捕捞强镇——青西新区琅琊镇,28岁的杨玉杰关掉了60平米的门头店,从去年9月份开始转型做微商。如今大半年过去,杨玉杰对自己的转型很是庆幸。 在此之前,他从父母手中接过的海产品加工厂拥有20位工人,但从前年开始,受大环境影响,这家位于闹市的店铺一连几天接不到一个订单。“螃蟹、海参、虾米、干鱼,我们的海产品丰富也优质。但传统的销售渠道过窄,明显感觉有些卖不动了。”杨玉杰说。 2014年中秋节他在朋友圈偶然的一次推销彻底改变了现状。“大概五天后,订单已经有一百多个。”更让杨玉杰意外的是,今年春节前两个月,他仅通过微商渠道售出的干、鲜海产品就将近300万元。 “感觉很神奇,突然就火了。”杨玉杰的生活也随之改变——早起,看手机;中午,看手机;晚上,看手机。新鲜的梭子蟹、虾米通过那部百看不厌的手机南达深圳,北至沈阳,日均1万元的营业额让杨玉杰欢心,“以前实体店铺每天能有3000元进账就算不错,现在不但省去了店铺、人工和水电费,还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客源。” 和杨玉杰一样从农村市场突围的还有王惠娟。 5月19日,34岁的她开车从平度市区返回大泽山秦姑庵村,路两侧每隔几百米就有几个卖樱桃的妇女。车里的她不时查看旺旺上的信息,来自贵州、福建的客户从她的店铺拍下一件又一件葡萄酒。 “五年前,路不通,网络不发达,根本不敢想自己酿的葡萄酒能卖到全国去。”说这话的王惠娟已经是一家5年双冠网店的老店主。依靠较早的起步和优质的葡萄原料,她的店长期占据着淘宝自酿葡萄酒的头牌,10亩葡萄园供给的17000多名会员遍布全国。 创建大泽山第一个卖葡萄酒的网店,王惠娟不仅为大泽山引来了游人,还带动了村子里的电商“创业”。 2014年6月,作为村里为数不多会网购的人,高婕向王惠娟请教了网店装修的几个问题,“生完孩子留守在家可以自力更生。”高婕从娘家长乐镇的工厂买回假睫毛半成品,又雇了十几个妇女做计件工,卖起了假睫毛。成千上万对假睫毛从大泽山北麓的小盆地里发往武汉、深圳甚至日本,高婕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也有机会做起“国际贸易”。赚了钱后,高婕和她的工人又从网上买回电饭煲、铅笔裤、化妆品等等,高婕也成了村里的网络“代购”—— 购物、退换货、手机充值,一应俱全。 “生活品质提高了,比如说,以前给女儿从镇上买的尿不湿都是杂牌子,质量也差,后来都是从网上买大品牌。”高婕说“触电”虽然没有赚大钱,但从农村突围出去改变了她的精气神儿——“有成就感,也有自信了”。 铺点布局 电商大鳄抢滩农村 相比个体的“小打小闹”,巨头电商在“最后一公里”的布局称得上开疆拓土的“大手笔”。 国务院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预测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总量有望突破4600亿元。农村生机勃勃的“处女地”在一、二线城市增长空间放缓的背景下,成为电商巨头的必争之地。 “每个人都特别忙,谁都怕错过机会。”5月19日下午两点,刚刚下乡回来的京东平度市服务中心袁经理向记者感叹。这是京东在全国开设的首家县级服务中心,从今年1月8日开业至今,“每天营业额在几万元”。 京东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县级服务中心是京东针对4~6级市场打造的集市场营销、物流配送、客户体验和产品展示四位一体的京东服务旗舰店,可以为客户提供代下单、配送、售后、小额信贷、农村白条等服务。“现在已经运营平度、胶州、即墨三个服务中心,加上月底开业的莱西,目前青岛总共运行4个县级服务中心。” 县级服务中心希望通过在乡镇招募乡村推广员、扩建京东物流等措施,把整个产业链推向最后一公里处的田间地头。按照计划,2015年,这样的县级服务中心将开设超过500家、招募乡村推广员数万名。 农村市场的争夺已经形成贴身战。4月29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分别在黄岛区和平度市启动。平度市农村淘宝服务中心的装修进度让经理庄好涛有点着急,“估计要到6月份才能开业。” 这是去年10月阿里启动的“千县万村”战略布局中的一个点。按照阿里的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利用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通过招募优秀的“淘宝合伙人”,将“淘宝村”模式在全国范围推广。 与京东不同,“农村淘宝”项目与政府展开统筹合作。根据5月12日公布的《青岛市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青岛市提出了发展农村电商的"4215工程",即以平度、即墨、胶州、莱西市(4市)和黄岛、城阳区(2区)为重点,结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千县万村”计划的实施,在全市辖区内打造100个电商示范乡、镇(街道),500个电商示范村(社区)。 “现在万事俱备,就剩全力去做了。”平度市商务局的孙书臻告诉记者,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农村电商的思路都是“城市产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平度市将选取部分基础好的乡镇、行政村作为首批农村淘宝服务示范点,扶持一批电子商务强村,但“合作的具体内容还在商议细化中”。 搭建平台 蔬菜基地捆绑大客户 在即墨市供销合作社工作十多年的黄俊昊,没想到搭着供销社改革和“互联网+”的顺风车,三十而立的他赶上了体制内创业的机会。 “以前动动鼠标网购到家,现在转身做起卖家才知道鼠标点一下背后的复杂。”刚从外地取经回来的黄俊昊面对火热的农村电商感慨不少。自4月16日“中国·即墨农民专业合作社网”上线至今,通过这一区域性电商平台,黄俊昊和他的五个同事不仅将当地10多万亩蔬菜基地全部联网销售,还在江苏、安徽培养了“大客户”。 火热的电商也让黄俊昊困惑,“对我们来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从‘上干不过京东阿里,下干不过朋友圈微商’的困境中突围出去。” 5月初,即墨市金口镇古阡村水稻种植大户房先生找到供销社帮忙推销滞销的7000斤优质粳米,电子商务中心核实情况后,在合作社网上商城、淘宝商城以及合作社之家微店三个网上平台发布推介,“几天内抢售一空”。这让黄俊昊意识到,“我们最大的竞争力在于遍布农村的合作社,深耕合作社的农产品是一个基本方向。”黄俊昊告诉记者,电商平台上线至今,试运行期间营业额2万多元,已经能够实现即墨市上午下单,下午送到,“目前的重要任务是寻找合适的产品,打造几个能形成影响力的自有品牌。” 在微商杨玉杰生活的琅琊镇,镇级电子商务平台“琅琊@生活”5月1日正式上线,主营琅琊本地海产品和黄岛地区名优特产。 “上线二十来天,营业额20万。”让琅琊镇分管电子商务的党委委员高鲁东最欣慰的是,定位明确的平台不仅解决了自前年开始的海鲜滞销问题,还提升了行业生产标准,“要想通过电子平台销售,需要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和包装要求,这有利于打响我们的品牌。” 在琅琊镇,触网的店家不在少数。截至目前,琅琊镇全镇已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达7家,去年实现销售额3000多万元。“在淘宝、京东、天猫等专业电商平台开办网店和微店的有130多家。”在高鲁东看来,与电商巨头相比,琅琊海产品平台体量小,利于产品推广,“有的产品在淘宝做了几年都没起色,但放在我们专业的海鲜平台,很快脱颖而出。” 杨玉杰和身边的多个微商也对家乡的这个平台期许很高,“希望有一天只要一提买海鲜,大家都能想到琅琊。” 在村一级,与单纯的商品销售不同,“互联网+农业”的模式扩展了传统电子商务的定义。“现在一到周末通过微信预约来旅游的人特别多,平均下来少说也有上百人。”在即墨市七级中心社区大丰收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金欣善看来,农村电商几乎改写了以往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我们特色的西红柿和盆栽蔬菜不用再通过代理商出售,而是靠吸引客户过来旅游、消费,甚至通过后期线上团购售出。” 70后的金欣善如今对“O2O”、“产业链”等电商词汇信手拈来,他称赞电商的反馈机制更好,改变了以往代理商淡薄的反馈,“现在通过实地旅游,客户与我们的产品建立了感情,可以实现即时反馈,产品本身也可进行安全性追溯,这种现代农业的联系感很重要。” 物流之困 “最后一公里”亟盼打通 黄俊昊把农村电商称作“一项美好的事业”,但如何让刚刚起步的农村电商更美好,大小电商需求不同。 黄俊昊最近不断思考的是平台的定位问题。最初做全国性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想法很快在实践中被排除。5月,他带着同事参观了一家投资一千多万的省级供销社电商平台,“他们那么好的条件,最后才做一个省级的区域平台”,黄俊昊更加务实,“我们的定位只能是把眼前的范围经营好,有了品牌再说以后。” 而对于生鲜平台和个体电商,物流成本的老问题仍比较棘手。“对于生鲜海产品来说,与第三方物流合作,成本仍然偏高。”高鲁东表示,最近正在协商物流的解决方案。对地处大泽山的王惠娟和高婕来说,“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仍待解决。高婕每次需要集齐30个快递,镇上的物流公司才会派车到村里取件,一旦有退换货则需要自己骑车半小时到镇上自取。 相对于硬件配套,美工、运营等技术问题也困扰着新手和老手。“产品收集、拍照编辑、下单配送、售后,整个流程都是我们完成。”即墨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缺乏专业的美工,一些产品介绍并不美观,“工作流程也有待进一步细分。”王惠娟花了500块钱,将店铺装修的活交给了淘宝的专业人士,但五年来经营的困扰也达到了顶峰,新的信誉榜出炉,她的名次从第一掉到了三四名,在“要不要像别人一样通过刷信誉上位”的问题上,她有些纠结,“这些问题都需要人交流和指导。” 5月12日青岛市商务局公布的《青岛市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对农村电子商务配套体系建设、业务咨询、人员培训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王惠娟专门去找了村书记询问,“希望政策早点落实”。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25.05.2015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