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力推劳模创新工作室扩面 坚持三个结合 注重典型示范
从青岛市总工会近日召开的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获悉,青岛市总工会决定命名“许振超劳模创新工作室”等22个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为第二批青岛市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夏晓宾劳模创新工作室”、“王彬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首批山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
现场经验交流会上,青岛港、王彬和夏晓宾三个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介绍了创建经验,与会人员在青岛港码头现场观摩青岛港职工绝活表演,参观了青岛港前港分公司“孙波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岛市总工会主席于睿等领导为“许振超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
目前,青岛市级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共有37家,创建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的企业有105家。涉及交通运输、轻工、电子、农业、社会管理等多个行业,取得创新成果2600多项,获国家专利790项,创直接经济效益数亿元。市总工会近两年拿出120多万用于支持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这些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在企业生产、技术攻关、发明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社区服务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进一步发挥了劳模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传帮带”作用,增强了劳模在培养年轻人才、提升职工素质、增强团队竞争力的辐射效应和实践能力。劳模是企业创新的中坚和楷模,他们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改造、发明、革新、科学研究等活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工艺改造、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难题,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
据悉,青岛市总工会将进一步扩大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覆盖面,要求每个市直工会重点培育1-2家在本地区、本系统具有代表性、有一定影响力、能全面反映创建成果的示范劳模工作室。同时,紧紧围绕青岛创新型城市建设,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创建活动与职工技能比武、劳动竞赛活动相结合。以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的引领、示范、表率作用推动企业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再以群众性的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活动推动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的提升与发展。二是创建活动与群众性创新活动相结合。围绕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推动企业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三是创建活动与完善内部经营管理相结合。加强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与企业内部技术研发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的联系联合,立足企业发展难点、重点,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积极破解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吴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