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阳区“文化网购”赢百姓点赞
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有这样一家“淘宝”网站:里面的“商品”五花八门,但均围绕文化主题;百姓注册完毕即可选择“送货上门”的“商品”,但无须花钱。该网站名叫“文化超市,欢乐城阳”,自2011年开通运营,受益群众已超400万人次。网友“魅力辣妈”在网站留言板写道:“为文化超市点赞!”
逼出来的“网购”灵感
城阳的“文化超市”惠民项目可追溯到2009年。彼时,当地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区、街、社区三级文化设施全部达标,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覆盖,覆盖城乡的“15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但文化部门发现,百姓对现有服务状况并不买账,功能完善的文化中心门庭冷落,下乡演出观众寥寥。问题出在哪儿?
2009年下半年,城阳组织全区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大调研,问题渐渐浮出水面:硬件配套虽然齐全,但有影响力的活动少;配送的服务与百姓需求不一致;生活水平提高了,百姓不甘只坐看客,有上台表演的意愿。“城阳区近80万人口,外来人口达39万,占了一半。”城阳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宁春玲说,复杂的人口构成促使城阳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文化服务模式,必须满足居民多样的文化需求。
症结找准后,一场旨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头脑风暴立即展开。一些工作人员提出,现在人们都喜欢“网购”,想在家门口看一场大戏可不可以“网购”?能不能把日益普及的网络与传统的文化配送工作结合起来?
综合群众、专家等多方意见,“文化超市”项目运营理念渐渐清晰:设立一家专用网站,群众通过网站选择所需的文化产品,由网络后台登记受理、梳理汇总后,由政府统一配送。
“自助服务”收到意外惊喜
“文化超市,欢乐城阳”网站建设初期,初步确定包含文化演出、流动图书、公益电影、辅导培训4项惠民服务内容。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配备什么样的“商品”上架?什么样的“商品”群众喜欢订购?
“要想真正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实现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群众不是希望从幕后走向台前吗?那我们就让他们走上台来,展示他们的才艺和风采。”城阳区文化系统经过一番讨论,决定搞自助服务,让百姓自己演,演给百姓看。2011年,城阳在全区范围内发起了征集专业人才、专业艺术团、优秀文艺队伍及优秀文化作品的招募令,并设立艺术创作专项资金,在全区组织开展艺术作品创作评选活动。
人才、队伍招募完成后,城阳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又组织专家进行指导培训,将招募人员打造成一支特色文化队伍,演出内容涵盖舞蹈、戏曲、话剧等10多个类别。同时组建了乐器、健身、养生等专业辅导培训队,接受基层群众的邀请走下去指导培训。
城阳居民张军最近想给上中学的孩子辅导功课,却发现自己知识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经同事介绍,张军在“文化超市”网站订购了中学生学习辅导书籍流动图书配送服务,没想到周末图书流动服务车真的就来到了小区,让他激动不已。
城阳区峄阳柳腔剧团,两年前还濒临解体,“文化超市”开张后,当地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请群众看演出。“政府出钱请专家对我们的演员进行培训指导,提高演员的整体素质和演出技能,同时‘文化超市’又给团队提供演出平台,这样一来,不但演员水平得到了提高,演出订单也逐渐增多,我们这个剧团又‘活’过来了。” 城阳区峄阳柳腔剧团团长栾复栋说。
“私人定制”愈发成熟
家住城阳区城阳街道北曲西社区的居民迟秋菊,看到社区里的很多居民想听一场柳腔剧,便找到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向其反映了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马上登录“文化超市,欢乐城阳”网站,在“超市”中选取了居民喜爱的柳腔剧目,并通过网络下了订单。城阳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在后台收到订单后立即在常规的文化惠民配送演出中安排了北曲西社区柳腔专场,并联系好演出队伍。一周后,一场精彩的柳腔大戏在北曲西社区文化广场上演,迟秋菊和她的邻居们结结实实过了把柳腔瘾。
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是城阳在推进“文化超市”过程中的创举。“很多时候百姓的文化需求是相似的,如果分别跟网站‘下单’,会增加配送难度。”宁春玲说,基于此,城阳区政府为每个社区配备专职文化管理员。“群众可以将需求提报给专职文化管理员,由管理员负责汇总‘订购’。网站工作人员在后台收到订单信息后可以第一时间与管理员联系,确定具体的配送内容、配送时间和配送地点,以便及时配送。”宁春玲说。
为不断提升演出水平和服务质量,自2014年始,城阳在筛选配送内容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拔“文化超市”演出配送队伍,并引入第三方测评机制,采取现场督察、调查问卷、电话测评等方式对配送节目进行督察暗访,确保演出质量和服务效果。
据统计,“文化超市”项目实施5年来,城阳共向基层配送文艺演出5000余场、电影9000余场、图书报刊等20万册、文化培训1500余场。在这背后,城阳区财政连续5年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为“文化超市”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