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多肉植物成网红 远销江浙沪
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多肉植物是近几年红得发紫的“网红”之一。但是,很多青岛人可能并不知道,青岛有十分适合这一“网红”生长、成熟的环境。甚至,你在某网络知名店铺购买的多肉,原产地就是青岛。
青岛:业内的“小韩国”
80后市民小李,是一位多肉植物爱好者。平常,她习惯于在淘宝上购买多肉。小李清楚记得,在她第一次在淘宝上搜索“多肉”的时候,排在前面的很多都是江浙一带的店铺。这令她产生了这样一种印象:江浙一带盛产多肉。
“这种印象是不正确的。”岛城多肉种植者慢悠花房的赵辉告诉记者。这样的观点,也得到了多位岛城多肉业内人的一致赞同。事实上,业内人士表示,与江浙一带相比,山东的气候条件更加适合多肉植物的生长。据了解,山东的多肉产量在全国范围都是名列前茅的。
“青岛可以说是山东,甚至全国最适合种植多肉的地区之一。”赵辉解释说,青岛一年四季温度适宜,夏季不会太热,冬季又不会太冷,这些都可以减少种植多肉的能耗。更重要的是,青岛光照强度足够多肉保持好的品相。
湖北人小沈,去年来到青岛种植、销售多肉植物,而在此前,他在多肉行业内已经待了将近5年。他告诉记者,青岛种植出来的多肉,在全国都有着很好的口碑,十分受欢迎。
“在业内,青岛有‘小韩国’之称。”小沈说。韩国,是亚洲多肉产业十分发达的地区之一,种植技术、品种和理念是很多业内人学习的对象。青岛不仅气候条件与韩国十分相似,地理位置也十分靠近韩国,因此在接触新品种方面也具有极大的优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青岛种植的多肉很多都以批发的形式销售给江浙沪一带的经销商,其中也包括一些在淘宝上销量靠前的店铺。
市场:扎堆进入竞争激烈
像80后小李一样,依靠网络购买多肉的岛城消费者不在少数。“我只知道枯桃花卉市场附近有卖的,但是太远了不方便。”被问及为何不在实体店购买,小李如是说。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市内的花店外,岛城多肉“扎堆”销售的地方主要有崂山枯桃和城阳夏庄两处。这两个地方的销售者,通常都是“店棚结合”模式,既是销售的店铺,又是自己小规模种植多肉的大棚,消费者可以到大棚选购。在崂山枯桃的一些大棚,一些店主开始走“圈子经济”的路线,在大棚里还开设有供花友休闲、交流的咖啡店,定期举办一些多肉沙龙活动。
据业内人士介绍,城阳夏庄是近两年刚刚形成的一个多肉销售聚集地。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发现,青岛的多肉卖家其实体店铺地址很多都位于城阳夏庄的花木大世界内。
“这两年青岛种植销售多肉的人越来越多。”赵辉介绍说,受全国多肉热的影响,很多人开始投身到这个产业中来,其中包括一些以前种植传统花卉的种植户。“所以,现在的市场价格其实已经开始回落,慢慢开始回归到一个正常的水平,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诺诺在崂山枯桃附近经营着一家多肉大棚。她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她明显感觉销售情况不如去年。“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价格比较亲民的普货。”诺诺说,自己定位中高端市场,所以自己不打算打“价格战”。不过,城阳夏庄的一些商家已压低价格“开战”。
很多青岛的多肉从业者,都不约而同选择了中高端市场,而放弃低端市场。个中原因,除了本地同行的竞争之外,还源于全国市场的竞争。“在淘宝发达的比价系统之下,一些南方卖家定价一、两块钱的货很快就可以把销量冲上去,如果我们也卖这种货的话,没有优势也没有大利润可图。”一位青岛的多肉卖家小彭表示。
尴尬:产业集聚效应缺乏
小李作为一名多肉粉丝,一直有一家固定“入货”的青岛网店。但是就在去年她再次在这家店铺购买多肉时,她发现物流显示的发货地变成了山东的其他地方。
就在青岛多肉从业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的同时,也有一些多肉的种植和销售者选择搬离青岛。
一家旺旺名为“小院栽梅”的淘宝店显示的所在地为山东青岛。但是卖家表示,大棚已经搬离青岛。原因是地皮贵,而且缺乏聚集效应,拿货买苗都要往外地跑。
“据我所知,目前青岛市区周边搞多肉种植销售的大概有四五十家,但是种植上规模的却比较少,只有十几家。”赵辉分析说,青岛市区附近地皮贵是一个主要因素。赵辉有部分生产基地位于崂山,他在崂山的大棚大约有20亩,而一年的租金则大约在25万。“在即墨,价格只有大约十分之一。”赵辉说,多肉也是一个典型遵循规模经济的行业。种植数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空间越大。因此,除了在崂山的大棚,他还在潍坊、云南等地与他人进行合作。
另一方面,产业聚集的缺乏,也是不少业内人提到的一大问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物流运输。比如,在山东青州,多肉产业就较为集中且发达。种植户只需要负责种植,然后每天都会有专门的运输车辆在指定地点收货。”有岛城多肉种植者表示。产业集聚在一起,在大棚维护、技术人才聘请等方面,都可以降低每个种植户的成本。
“依靠青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做大整个岛城多肉市场蛋糕。这样其实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来青岛买多肉,实际上是让每一个青岛的多肉种植者都收益的事情。”赵辉认为,唯有规模化,青岛多肉产业才能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