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奥帆中心重磅打造国际帆船岛新地标

26.09.2014  10:03

2001年,借承办奥运会帆船赛事的机遇,青岛市提出了打造“帆船之都”的战略决策,与奥帆同行,传递奥运精神成为岛城的体育特色。后奥运时期,国际帆船赛事、帆船进校园、欢迎来航海等多种类多系列的海上赛事活动走进普通市民和青少年的生活,让更多人亲密接触到了海上运动,“奥帆之都”深入人心。

青岛奥帆中心是青岛奥运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朝阳的“体育遗产”,奥帆中心不仅没有被闲置,反而进行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成为打造国际帆船岛的中心地标。8月11日,山东省首批体育产业基地挂牌仪式第六站在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举行,青岛奥帆中心凭借其出色的运营,荣膺体育旅游基地。

 

奥帆后六年    帆船海洋成青岛金招牌

 

8月的青岛正值旅游旺季,海滨一线车水马龙,人流如梭。位于青岛浮山湾畔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更是游人聚集向往之所,看一看奥帆基地,回味一下六年前的奥运赛事,是旅途中不可多得的经历。

11日晚,记者行走在奥帆中心码头,眺望远处,满载游人的客轮徐徐驶来;放眼平视,在此停泊的大大小小的游艇、帆船尽收眼底;一路走向中心内的“情人坝”酒吧街,沿海的商业气氛极为浓厚,琳琅满目的纪念品以及休闲餐厅、咖啡馆映入眼帘……

此时此刻,让人不得不感叹“奥运遗产”的伟大。时值奥帆赛六周年,青岛人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后奥运时代场馆运营的完美答卷。

据了解,“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体育旅游基地”位于青岛浮山湾畔,总占地面积45公顷,由青岛城投旅游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和管理。奥帆基地内现在拥有博物馆、商业综合体、酒吧一条街、运动员中心、租赁商铺和泊位,并且所有一切得到全方位综合利用和开发,今年预计总收入超过5600万元。

青岛奥帆中心一直坚持以国家5A级景区为标准,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挖掘和弘扬海洋文化,在认真做好相关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奥帆中心景区管理,在景区景点运营方面探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奥帆模式”,抓住我国旅游业向观光游和休闲游并重发展转型的契机,不断整合旅游资产,对重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提升旅游软实力,引导和推动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最终建立起了有利于青岛旅游集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青岛旅游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贾永丰对记者表示,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一直是目前国际国内的难题,但是奥帆基地突破了这一难题。前期投入巨资,后期维护费用高昂,如何能够在两面夹击的情况下形成有效转换并实现盈利,这是其一直坚持不懈努力的目的。通过引进国际多项体育赛事,到展开全方位的商业合作,目前奥帆基地不仅人气火爆,更让帆船、海洋成为了青岛的金字招牌。

青岛市体育局局长纪高尚表示,青岛坚持以深入传承奥运精神,加快国际海上运动城市建设,打造“帆船之都”为目标,加快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引进高度赛事与帆船运动普及相结合,坚持开展国际帆船交流与提升城市知名度相结合;努力打造亚洲一流的“帆船之都”城市品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城市国际化进程。青岛在后奥运时代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国际奥运会,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国际帆船联盟及国际帆船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奠定了打造“帆船之都”的坚实基础。

 

打造精品奥帆    做大做强体育旅游业

 

青岛这座城市,红瓦绿树、蓝天白云、海浪沙滩、欧式建筑……每一个正面、侧面都透着时尚前卫的剪影。

如今,蓝天之下,碧海之上,帆帆相竞,逐浪前行,这样的奥帆元素业已成为青岛走向国际的捷径。

正如贾永丰所说,自2008年奥帆赛胜利闭幕以来,奥帆中心按照“注重赛后利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奥运方针,通过市场化运作,高起点策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倾力在做赛后的利用工作。据他介绍,奥帆中心作为顶级的帆船运动基地,积极承办各类知名国际、国内帆船赛事活动。比如影响较为深远的08-09赛季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五届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三届极限40帆船赛。除此之外,每年定期举办OP级青少年帆船比赛,帆船体验活动,为推动帆船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活动对推介青岛形象,展示青岛魅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青岛市体育局副局长李国利谈到,“城市宣传的重点是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进而不断扩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一座城市的形象无论多么立体,如何繁复,城市的魅力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她的文化魅力。”

除了建立比较健全的帆船赛事体系外,奥帆中心在促进群众性帆船运动蓬勃发展、体育旅游等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特别是旅游项目,青岛旅游集团新组建的海上旅游公司将利用青岛旅游集团构筑大青岛海上旅游体系的契机,分享旅游经济给奥帆中心带来的发展优势。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海上游,逐步形成了海岛线、城际线、国际线和环胶州湾的“三线一湾”具体规划蓝图。

值得一提的是,奥帆中心在曾经举办过2008奥帆赛的比赛海域,素有小悉尼歌剧院之称的“青岛奥帆中心·海上剧场”,打造了《蓝色畅想》这一全国独一无二的海上舞台。“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已经从以前的观光游、观景游逐渐发展成为了文化游、体验游,建设文化景区成为了各地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而在旅游与文化产业结合愈发紧密的当下,‘蓝色畅想’的成熟发展,正填补了青岛文化旅游市场的空白。”贾永丰表示。

“如此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天然的区位优势,通过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和国际化的策划,将奥帆中心的资源盘活了。我们在奥帆赛后将测量大厅码头变成国际豪华邮轮码头,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使奥帆中心内集中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势企业,如青岛国际游艇俱乐部,拥有中国规模、品质和价值最高的港池和配套设施资源,拥有各种不同大小的游艇、帆船泊位460余个,游艇、游船、钓鱼船类船只17条,博纳多、飞虎帆船各10条。通过专业企业的入驻,丰富了奥帆中心的产品结构,为奥帆中心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在贾永丰眼中,奥帆中心可谓寸土寸金,每一寸土地和资源都会成为孵化奇迹的平台。

贾永丰谈到,青岛旅游集团的最终目标是力争通过举办高水平赛事,建设高水准帆船运动基础设施,积极完善发展环境,使奥帆中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帆船运动教育、科研、竞赛、训练、休闲中心。以项目规划和景区建设为基础,着力打造精品奥帆。

省体育局副局长高金业肯定了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际化运作的模式,他希望奥帆中心始终坚持以国家5A级景区为标准,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挖掘和弘扬体育、旅游文化。通过进一步加强基地管理,在基地运营方面探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奥帆模式”,引导和推动体育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最终建立起有利于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全力打造国际帆船岛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