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出台意见着力打造为农服务“超市”
近日,青岛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规范运转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见》。该意见明确,从2016年起,青岛市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规范运转全覆盖工作,到2018年底,全市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实现规范化运转。这一意见的出台,源于该市开展的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审计调查的结果。
2012年以来,青岛市以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为根本,先后投入财政资金11亿元,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健全村民自我服务与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有效衔接的农村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构建生态功能与生产生活功能协调发展的人居环境,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为确保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取得实效,2014年3月与2015年8月,该市审计局连续两年对全市93个乡镇643个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反映了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广大农民百姓提供了劳动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教育培训、人口计生等各类生产生活服务,有效推动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社会新农村水平、推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审计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和规范运转,提高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青岛市委、市政府结合审计建议,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规范运转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见》。《意见》提出,完善保障措施,强化组织保障推进社区服务中心规范运转的核心作用,落实市、街道(乡镇)社区三级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人才保障、监督考核等责任,优化基础设施保障,落实经费保障,推进社区服务规范运转,提高服务质量;坚持服务宗旨,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需求,完善服务内容和公共服务,引导经营性服务,鼓励互助性服务,注重政策宣传,强化信息公开,创新人员、经费、资源、服务下沉的管理制度机制,把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普科技、救助优抚、土地管理等服务管理事项下沉社区,前移社会治理工作,聚焦农经发展资源,助力富民兴农,强化为农服务职能和效能,打造运转高效的为农服务“超市”,确保有事能办、按需服务、群众满意;坚持分类推进,根据地域、服务对象、人口规模合理配置服务人员,设置服务内容,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技推广、农机监理维修、农资营销、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养老等服务,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完善各类社区服务队伍,发展壮大社区公益服务队伍,优化农村社区管区、社会治理片区、社区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网络化管理格局,建立完善服务机制,推进社区协调和谐发展;健全服务制度,推行服务承诺制度,优化服务办结制度,落实服务评价制度,提升社区服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水平,保证服务运行有章可循,得到有效监督;加强资源整合,引导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和群众力量,共同参与促进社区服务中心规范运行和发展,形成党委政府、社会和群众共建共享农村新型社区服务的良好格局。(潘铎印 周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