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建国家自贸区地方经贸合作五大基地
刚刚进入2016年,青岛就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上有了新的动作。1月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主持召开了青岛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今年的第1次会议,研究制定了《青岛市在国家自贸区(FTA)战略实施中建立地方经贸合作推进机制工作方案》。这个方案紧紧围绕去年11月份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8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立足青岛口岸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确定了工作目标。李群说,国家自贸区(FTA)战略是新形势下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水平,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的重要举措。
“认识有多深,行动就有多大。”李群在会上表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全面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这是新时期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指明了扩大开放的方向。青岛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口岸城市一定要抢抓机遇有所作为。要在商务部的支持下,把用好自贸区政策促进地方外经贸发展这项工作干出特色,为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做出贡献。”
如果说,开放是青岛的最大优势,那么,口岸则是支撑优势的基础。与其它城市不同,有着口岸优势的城市青岛在抢抓国家自贸区战略机遇上,比别的城市早想了一步,也多想了一步。
正因为此,在商务部的支持下,青岛建立国家自贸区(FTA)地方经贸合作 “五大基地”的任务呼之欲出。这五大基地分别是政策知识培训基地、实施效果评价基地、对外谈判数据调研基地、复制推广创新研究基地、交流合作活动基地,提高地方外经贸企业用好自贸政策的水平。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协定,离我们很远吗?当然不是。
到目前为止,韩国、东盟、巴基斯坦、新西兰、冰岛和瑞士等都与中国共同签署了自贸协定,已签署的自贸协定总数已经达到了14个,正在进行谈判的中日韩等9个自贸协定也在加快步伐,同时亚太等6个相关自贸协定也在可研推进中。
自贸区战略对城市的地方合作来说是一个新机遇。青岛作为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的城市,更是以义不容辞的责任肩负起这份担当。
有着先人一步的开放传统,更有新时代的新优势。对于这座有着浓厚开放基因的城市青岛,在抢抓自贸区战略机遇上,一直积极努力走在前列。
怎么用好、用足自贸协定,真正地让国家与国家这份协议最大化地惠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惠及百姓?青岛一直在探索。
依托优势,“十二五”期间,青岛着力扩大口岸开放、深化大通关建设、促进口岸现代物流业发展、优化口岸环境,全面构建海陆空立体化口岸发展的新格局。在青岛老港区、前湾港区持续释放产能的同时,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助推青岛港转型升级向“第四代”港口跨越;空港口岸开通法兰克福、旧金山、洛杉矶航线,改变青岛无欧美空中航线的历史,门户枢纽机场地位凸显;青岛至中亚“青岛号”班列、青岛至东莞“中韩快线”班列开行,“海铁联动、公铁联运”的优势进一步显现,成为助力青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优势已经具备,怎样提高各部门和广大企业对自贸协定的认知度?更多地了解FTA的知识政策?提高有关自贸协定政策的使用率?这些也早在两年前,青岛就开展了系列针对已经签署自贸协定的知识培训等有关工作。
在各开放领域超前研究,摸清家底,熟悉规则。积极探索自然是题中之一,把青岛打造成为国家自贸区战略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发展的样板,努力创造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更是这座城市不懈的追求。
与此同时,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创新工作,用新常态的新方式。FTA战略不是仅仅局限于从经济角度看,从社会治理环境建设方面也要和国际城市战略对接,同时也不仅仅是涉外部门的事,各行各业都与FTA战略的实施息息相关,公共服务部门要抓,文化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也要抓,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推进。
新年伊始,更具体的行动已经展开。
李群强调,“要以世界眼光来谋划,以国际标准来提升,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已经成为青岛这座口岸城市当下扩大开放的有力抓手。要发挥青岛市起步早的优势,尽快建立完善推进工作机制,把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与复制上海等自贸试验区经验和国际城市战略结合起来,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国际营商环境,提升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