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探索建立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帮扶机制
新华网济南8月22日电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按照“提升安顺、突破陇南、用力菏泽、整体推进”的思路,对被帮扶地区真情协作、精准协作、全面协作,努力构建起多层次、多领域扶贫协作新格局。
以产业合作为重点,切实提高造血功能
青岛立足被帮扶地区的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变“输血”帮扶为“造血”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实施产业园区共建,搭建引企投资有效载体,既实现被帮扶地区“筑巢引凤”的目的,又达到结对方新旧动能转换另辟路径的效果。截至目前,青岛安顺共建产业园、青(岛)宜(昌)产业园、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陇南产业园、青岛菏泽“飞地经济”产业园区初见成效。
依托受援地区资源禀赋和青岛产业优势,青岛积极牵线搭桥,先后组织10余批40多家企业赴被帮扶地区开展投资考察和洽谈活动,达成合作意向或签约项目30多个,总投资10多亿元。青岛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行动,通过农特产品展销会、进超市、设专营等措施,帮助被帮扶地区农特产品进入青岛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承担帮扶任务的区市全部设有被帮扶地区农特产品专营实体店,实现了销售渠道全覆盖。
青岛大力实施旅游共促,开展旅游专题推介等活动,助力被帮扶地区把好风光、优资源变成“聚宝盆”“金饭碗”。今年3月27日,青岛至安顺航班首次开通,两地互访游客已经突破1万人次,青岛至陇南航班将于10月份开通。今年青岛啤酒节在陇南市和夷陵区设立分会场,市南区计划帮助宕昌县哈达铺镇打造红色旅游小镇,促进旅游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以劳务协作为突破,积极拓展就业途径
青岛把就业脱贫作为扶贫协作的有效途径,精准对接贫困人口就业需求,建立完善劳务协作服务机制,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与被帮扶地区签订就业扶贫协作协议,搭建起协作沟通、劳务对接、培训对接和创业对接4个平台,制定实施人岗需求对接、校企合作、创业帮扶等10项具体措施,帮助被帮扶地区3万多名贫困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异地脱贫就业。
另外,青岛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等方式,提高被帮扶地区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帮助被帮扶地区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到青岛市技工学校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按规定享受助学金、免学费等政策。加强创业扶贫引导,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引导贫困村和贫困家庭发展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创业“小老板”等,实现创业就业脱贫。
以人才支援为基础,做到扶智又扶志
青岛市扶贫办副主任赵兵表示,要积极开展干部双向挂职交流、教育师资、医务人员和致富带头人培训,帮助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脱贫攻坚人才队伍。开展优秀干部挂职交流,充分发挥挂职交流干部的联络、协调、服务作用,为深度开展扶贫协作架起桥梁和纽带。自1994年以来,青岛共派出援藏干部8批57名、技术人才17批95名;自2013年起,青岛、安顺两地互派挂职干部4批111名。开展教育医疗技术人才培训交流,青岛与安顺累计互派700多名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交流,互派医疗技术人才进修学习、交流培训500多人次。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累计为受援地区举办党政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科技人才等各类培训班140余批、3000多人次。
编辑:吕玥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