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法医鉴证破解死亡密码

10.07.2015  16:05

  自然死亡、自杀、他杀,法医的定性决定了下一步侦查方向。市北公安分局刑警二大队二中队中队长吴彦峰干法医这一行已经23年了,但每次走到这一步都格外慎重,“我的工作就是替死者说话,不能有丝毫差错。”近日,本报记者跟随吴彦峰一起,见证了一起案件的现场勘查及后期会商定性,看他是如何从案发现场寻找蛛丝马迹,让死者“开口说话”。

  6月30日清晨6时许,重庆南路一小区居民报警,一名小伙从六楼坠落,被发现时已经死亡。坠楼男子横趴在居民楼东侧绿化带边上,身下一摊血迹。六楼的一扇窗户打开,四楼窗外的一个空调外机变形,几乎快要掉下来。现场已经被警戒,被紧急叫来的吴彦峰正和同事们对现场进行勘查、拍照取证。

  “根据居民反映,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听见小伙子租住的房间里有很大的打架声。同屋居住的人员也反映,当天凌晨两点多,同住的一个小伙醉醺醺地回来了,坠楼的小伙姓纪,开门时抱怨了几句,随后两人就发生激烈的争吵,最后打了起来,同住的另外两个人帮忙劝架,说是在劝架的过程中,纪某就从窗口掉下去了。”吴彦峰说,这种案子是最棘手的,是自己跳楼?还是被人推下的?这个很难从尸体上进行判断,更多的是从现场情况来分析。

  在现场,吴彦峰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取证。通过他拍摄的照片,记者看到他的观察很细致,细如坠落窗口边上一个模糊的手指印,再如死者背包、鞋子所在位置,以及出事房间里的摆设等,“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这个手指印,如果确定是死者的手印,可能会有决策性的结论。”随后,吴彦峰又细致地对坠楼男子的尸体进行了初步检验,以便发现是否存在推攘或其他行凶的痕迹。天气有些热,到了11时许,现场在初步勘查结束后便进行了清理。

  稍作休整后,记者跟随吴彦峰下午又赶到太平间对尸体进行解剖检验,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多。这是常人很难想象的工作场景,连殡仪工作人员都不禁佩服:“他们干这行的真不容易,一呆就这么长时间。”而对于此,吴彦峰认为还是比较好,毕竟在室内,能免受高温的侵扰。高温是法医在疲劳之外的另一个大敌,夏季,案发现场的尸体很多会腐烂发臭,“出完现场回来一定得换衣服,不然身上、头发上都是臭味。”

  跟随吴彦峰的一天里,与影视作品中描述的不同,真实的现场勘查过程不是跌宕起伏,而是充斥着严苛的检验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与全副武装冲在一线与犯罪分子搏斗的刑侦民警相比,法医这个警种也有着其特殊的“敌人”。吴彦峰告诉记者,实际工作中,就算没有和犯罪分子直接交锋,尸体上繁衍的细菌、伤情鉴定时的各种皮肤接触,或者防护用品破损带来的危险性依旧非常大。

  从事法医的这些年,吴彦峰处于随时待命状态,忙碌让他不敢有太多的兴趣爱好,也不敢对家人做出任何承诺,因为不知哪个时间,他都要奔赴现场。

  “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咱就必须做得好。”吴彦峰告诉记者,他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但也是最难的——“无过便是功”。虽然他只负责验尸,但案子进展他也会密切关注,破案之后要回过头来研判,看有没有疏忽的地方,总结经验。

  伪造现场,逃不脱法医的眼睛

  老法医讲述如何破解凶手自作聪明制造的现场

  现场检验是最关键的,根据伤口形状可以找到很多线索,一个不起眼的证据,很可能改变整个案件的进程,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采访中,吴彦峰回顾了几起凶手伪造现场的案件,这些自作聪明的凶手设下的局,都被他一一破解。

捅死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