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关做好“海”字文章 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

30.08.2017  00:42

   中国山东网8月29日讯 (记者焦竞赛) 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青岛海关利用山东省良好的港口优势,尤其是青岛港全球第七大港的优势,以服务海运业发展为切入点,提出10条共30项支持措施,围绕“海”字做文章,全力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

  据青岛海关副关长张亚平介绍,青岛海关是国家设在山东口岸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负责山东省内青岛、枣庄、烟台、济宁、威海、日照、临沂、菏泽8个市的各项海关业务。

  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青岛海关牵头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形成沿线九省区十个海关“十关如一关”的通关格局,为沿线9万多家企业铺设了一条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通关高速路。推动全国沿海首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落户青岛,推动“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今年5月12日,经青岛海关提议,青岛、西安两地关、检、港、铁等7家单位在青岛签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倡议》及相关对口合作备忘录。

  另外,青岛海关全面深化改革,依托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实现“智慧监管”。7月1日以来,进、出口通关的事中干预量环比分别下降42%和43.4%。青岛海关提出先期机检、提前报关、智能无人闸口等11项创新举措,压缩监管环节15个,企业物流效率提升30%,实现海关现场监管“零干预”、闸口监管“零驻守”、实货监管“零待时”。黄岛海关已被海关总署列为全国4个“智慧监管”示范点之一。

  同时,青岛海关创建“省事省时省钱”营商环境。2017年上半年青岛海关共办理行政审批1087件,做到行政许可“零超时”、“零差评”。 落实减权瘦身要求,对内部管理事项和作业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简化。同时推进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目前,正全力推动“单一窗口”标准版在山东落地、上量。聚焦年内通关时间再压缩1/3,出台33项具体措施,关区出口通关时间已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对查验没有问题的外贸企业免除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政策,上半年企业节省费用5000多万元。上年度为省内企业每年减轻2亿元税负基础上,今年又为相关行业增加收益1.7亿元。开展加工贸易“三方联网审批”改革,每年为试点企业节省开支1000多万元。

  据了解,青岛海关围绕“海”字做文章,以服务海运业发展为切入点,提出10条共30项支持措施。包括全力推动东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动海运业向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和综合物流服务高端扩展。促进保税监管场所发展保税混配增值服务,发展临港增值业务;助力建设综合性水产交易中心和远洋渔业基地,推动远洋渔业发展;鼓励开展期货保税交割和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保税交易,助推资源集聚配置等。

  在搭建外贸增长新平台上,推广10项制度措施,促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今年前7个月,山东省跨境电商一般出口6.4亿元,增长6.2倍,直购进口2.8亿元。去年11月,全国第三批、山东省唯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临沂国际商城启动,青岛海关优化流程,推广转关无纸化模式,应用电子关锁等新技术,畅通货物出口通道。截至今年7月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货值8.9亿元。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