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四心工程”助力学子健康成长
“学校的教育和资助、老师的培养和教导、再加上个人的努力,才让我取得了今天的成绩。”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秦玲同学是今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之一。作为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她以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努力学习、自强不息,连续六学期专业排名第一,两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先后获得数学建模大赛山东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山东省铜奖等成绩。2014年10月被推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
2014年,青岛理工大学共评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山东省政府奖学金、山东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5091人次,总额1763.4万元。
多年来,青岛理工大学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资助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通过“安心、暖心、贴心、系心”四大工程,构造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型资助与育人模式,尽最大努力为贫困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针对受助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助学生感恩国家、感恩社会,并且转化成激发自己励志成才的强大动力。
落实安心工程。 2014级新生报到前,通过设立新生资助咨询热线等形式积极开展资助政策宣传,让每一位新生和困难家庭都能了解到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打消经济困难新生的思想顾虑,安心来校报到。
开展暖心工程。 开通2014级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办理“绿色通道”手续6人,为430名困难新生发放生活补助12.9万元,发放爱心大礼包231份。组织学生志愿者帮助贫困新生完成报到手续、熟悉校园,让困难新生感受到温暖。开展励志教育,引导贫困新生树立自强不息精神,克服心理障碍,正确对待困难,变压力为动力,化自卑为自强。
推进贴心工程。 结合困难生资格认定,合理统筹奖、贷、助、补等多种资助方式,将“人性化”服务贯彻资助工作全过程,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全覆盖。2014年,我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126名,办理国家助学贷款3000余人,贷款金额1730余万元。做好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发布与选聘,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500多个,把勤工助学岗位打造成贫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阵地。深入开展感恩诚信教育,教育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培养感恩意识,勇担社会责任。
做好系心工程。 关爱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临时路费,临时补助等形式,帮助他们顺利毕业;以征信知识讲座、诚信励志宣誓仪式等活动为载体,开展贷款毕业生感恩诚信教育;发放《致贷款毕业生一封信》、《贷款毕业生明白纸》,举办还款确认动员大会、征信理财讲座,确保贷款毕业生明确还款流程。现场为1291名贷款毕业生办理还款确认手续。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学校的资助育人助力下,贫困学子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像秦玲一样品学兼优的典型事例。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进一步落实完善“四心助力”资助工程,在保证经济资助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贫困学生的精神激励,突出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以及励志教育,鼓励他们不畏艰难,自立自强,成长成才。(青岛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