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闫家山地秧歌——让民俗文化焕发新活力

31.10.2015  11:24


 

  “棒槌象征着阳刚之气,铜钱棍代表着财富,腰鼓表示着欢庆丰收,我们闫家山地秧歌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反映了青岛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近日,青岛市市北区周口路社区居委会主任闫恒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期盼这个闫家山独有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具生命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闫家山地秧歌起源于清中后期,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闫家山村借鉴胶州秧歌、东北秧歌等,将舞扇少女(男扮女装)、拉鼓少男、要铜钱棍、打棒槌等表演形式移植到民间杂耍“跑高跷”中,令人耳目一新。后来发现在高跷上表演动作受到很大限制,清光绪年间,对高跷做了改进,把七八十厘米的高跷腿改为10厘米的“矮跷”,舞动更加灵活,动作花样增多、幅度加大,又增加持伞老者领舞并即兴歌唱,以挎篮、拿蒲扇老婆婆做伴,配以自编四流板锣鼓点伴奏,闫家山地秧歌初具雏形。相对于高跷秧歌而言,称之为“低秧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闫家山村习武成风,又将武术的扑虎、空翻、前后滚翻、旋风脚、喜鹊登枝、鲤鱼打挺、金鸡独立、哪吒探海等动作融入秧歌,使其具有了粗犷豪放火爆的风格,并引入唢呐、笙等高亢、嘹亮乐器与锣鼓共同伴奏,热烈、欢快的气氛更加浓郁。后来为了更安全、完美地展现武术动作,弃用“矮跷”,脚踏实地表演。至此,闫家山“低秧歌”基本定型。因不再踩高跷和引入地躺拳武术动作,其名称“低秧歌”演变为“地秧歌”。

  今年70岁的社区居民、闫家山地秧歌传人闫学江老人回忆,他印象中村里最后一次秧歌表演是1963年,当时19岁的他在秧歌队里司职花鼓。从那次表演后,闫家山地秧歌就消失了。

  21世纪初,国家启动民间文化保护和抢救工程。2011年,在雁山集团公司董事长闫立列的倡导和支持下,闫恒巨与闫学江等人,通过回忆和走访了解,将闫家山地秧歌初步恢复,并成立闫家山社区艺术团秧歌组,根据参演人员都是老年人的情况,编排出合适的动作套路。

  闫学江说,传统的闫家山地秧歌,共分6个角色,分别是扁舞、棒槌、花鼓、铜钱棍、花伞和婆婆。其中扁舞主要是女性演员,手持彩扇和红绸,主要体现女性的柔美;花鼓是男性演员,以绸穗代替鼓锤,模仿打花鼓动作,凸显欢庆丰收的意境。铜钱棍是把竹棍中间掏出几个窟窿,然后穿入几枚铜钱,演员在舞动竹棍的时候发出铜钱撞击的响声。而棒槌则是用农村家里洗衣服的棒槌两两相连而成。婆婆这一角色则起到逗乐观众的作用。花伞是秧歌队最为重要的角色,表演者通过舞动花伞统筹整支队伍的表演,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总指挥。

  如今,闫家山地秧歌经过重新恢复、挖掘、整理,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焕发出青春活力,深得人们的喜爱,久演不衰,参加青岛市区各级文艺汇演屡获奖励。其中,在今年9月举行的青岛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上,斩获舞蹈大赛老年组金奖。

  2014年4月,应韩国大邱市邀请,以地秧歌队为主的闫家山社区艺术团,赴韩进行文化交流,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地秧歌表演,引起当地观众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