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校朋友圈”建设卓有成效

06.05.2017  00:13

记者从青岛市蓝办获悉,近年来,青岛市突出海洋特色,抢抓高校扩张机遇,把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招才引智、招科引技的重要抓手,打造名校聚集、群英荟萃的“高校朋友圈”,海洋科技人才建设取得新突破,科创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

签订协议21所, 高校集群效应初显

高校和科研院所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为城市建设提供优秀创新人才和强大科研实力。据了解,2011年以来,青岛市共引进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大学等6所涉海类高校院所,建设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53家。目前,与青岛正式签订战略协议的国内高校(机构)已达21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所,其中,不仅包括清华、中科大、中央美院等全国一流高等院校,还有北大、川大、上海财大等一批名校在青岛开展科研、新建研究中心或智库。截至目前,青岛市已建设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2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5家,涉海国家级工程中心8家、省级工程中心4家。

青岛市组建了海洋防腐蚀、海洋监测设备、海水种苗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也落户青岛高新区,青岛先后成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国家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为青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海洋人才超4.5万, 智力集聚优势突出

为了更好地支持外来人才落地和优秀人才创业,青岛市先后出台了《青岛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居住证》制度、《青岛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管理办法》等文件,实施“青岛英才211计划”,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创业集聚中心。

据了解,青岛各类海洋人才已超过4.5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8人;有12个项目入选省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共获取省专项资金支持2.95亿元。青岛建立了国内全部涉海68位院士、1000多名海洋领域高级研究人才和国际人才的涉海高级研究人才信息库,初步实现了涉海重点领域尖端人才的信息化全覆盖,迅速成为“蓝色人才集聚新高地”。

一谷两区,科教创新实力强劲

蓝色硅谷、西海岸新区和红岛经济区是青岛着力打造的集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于一体的创新核心区,旨在以园区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载体,做好“聚、创、联”,加强与国际创新机构的联通合作,聚智打造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据介绍,青岛蓝色硅谷已累计引进重大科研、产业及创新创业项目170余个,先后建设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等一批“国字号”、“蓝字头”大项目和科研机构,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15个。目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已投入运行,我国首个海洋设备质检中心落户青岛,以蓝色经济为特点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青岛西海岸新区率先开展科技创新券、人才股权期权及分红激励等试点。目前,新区共集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2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6家、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11家,复旦大学、中科院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11所知名高校在新区设立分校或研究院,累计引进两院院士33人、千人计划专家30人,人才总量达到42万,成为全省人才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引智示范区。

红岛经济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蓝色高新区”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全省科创新高地。“十二五”期间,红岛经济区引进建设了中科青岛研发城、中船重工青岛国际海洋装备科技城等创新平台,获批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同时,红岛经济区认定国家级孵化器3家,累计建设各类孵化载体1200多万平方米,众创空间项目82个,孵化创客企业和团队2200多个,初步形成了创新创业创客集聚发展的良性众创生态环境。

高层次院校、高端科研院所的集聚,使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凸显,海洋科技领域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海洋科技成果陆续涌现,为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已高于上海和广州,在沿海17城市中位居榜首。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