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之惑引热议:科研是自留地 教学是公田

10.03.2015  18:00

   “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2014年年末,四川大学教师周鼎在《自白书》中用如此激烈的言辞戳中了高校“青椒”(青年教师)的痛点,引起众多关注和热议。

    全国两会上,谈及这一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不无同情。“每年要完成多少论文、多少工作量,在有些学校达不到指标就得走人。”在他看来,周鼎之惑,不仅仅是高校青年教师的问题,也折射出当前国家科研领域的一种状态。   “学科是不一样的,不同学科科学问题的程度也不一样,用简单的指标衡量一个人的学术水平,这并不科学。”针对周鼎在《自白书》中提及的以科研论文数量评价教师的现象,姜耀东委员如是分析。   他认为,当社会不重视科技进步时,通过科技进步评奖唤起大众的科学意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是必要的,“但到了每个人都需要去报奖时,就该取消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恶性循环”。   在各地调研时,姜耀东注意到这样的现象:为了应付考核和评职称的论文数量,有的老师会尽可能把一篇好文章分成3篇来发表,“最终,把一个可以引起深入思考的问题表面化了”。   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之惑,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不仅看在眼里,还在积极想对策。在学校,这位党委书记每年都召集几次专门针对青年教师的茶话会,和他们一起聊困境、话成长。   “上有老下有小,收入相对较低,又要教学,又要做科研”,马敏一一历数青年教师的家庭压力、事业压力和环境压力。   他把二三十岁的青年教师纳入到“高度重视”的范畴,“现在的院士、资深教授很厉害,但终究要靠后来人接班,有了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才有未来,才有希望”。   针对青年教师面临的住房困境,华中师大前几年通过兴建商品房的方式,全部解决了青年教职工的住房问题。“这几年住房问题又比较突出,我们的办法是先提供中转房。”   周鼎之惑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教师课上得好,但科研做得不够,晋升职称很困难。   从去年起,华中师范大学打破唯论文论的考核机制,把教师分为以教学为主型、以科研为主型、教学与科研并重型三类教师,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只要教学教得好,学生打分高,学生有获奖,考核也高,在学校组织的竞赛中青年教师拿到奖项了,就可以评职称。”马敏委员说,“破解周鼎之惑,高校管理者不仅仅是同情、理解,还要拿出行动加以破解。”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不否认青年教师的压力和负担,他同时强调,“青年教师必须要过教学关、科研关,特别是研究型大学”。   他承认当前对青年教师的评价体制有需要完善之处,但不能缺失那些“真正对科学有用的科研成果的意义”。对教学与科研割裂的状况,他期待青年教师对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更深入的认识与思考。   “一个青年教师在学术上的发展和在教学上的投入,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在丁烈云看来,高校科研具有双重功能,一个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家贡献,另一个是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材,让学生在教学中受益,“这是最重要的。”   丁烈云所供职的华中科技大学始终倡导一个理念,“大学是学生的大学、学者的大学、学术的大学”。   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博士生导师丁烈云道出自己的心得:一定要过好科研关,但不是过了关之后仅写论文而已,要把对科研的体会、经历、研究成果转化成教材让学生受益,“专业课日新月异,教学书不是炒旧饭”。   面对周鼎之惑,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更期待青年教师多一些理性思维和责任担当。   在他看来,在普遍的社会浮躁中,青年教师中也有一种过分焦虑的情绪,“真正要做一个有为青年,为自己长远着想,就应该理性些、超脱些。”葛剑雄说。“如果把教书当做一种追求、一种乐趣,那么就投入去做,一个人总会有所得有所失。”   多年来,葛剑群都在呼吁政策调整,教育主管部门要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薪酬待遇改革等,更多给年轻教师提供发展空间。(雷宇 邢婷 实习生 陈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