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最美青年”是什么样的?来看看这三人的励志故事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青年人提出了六点要求,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
近年来,齐鲁大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模范典型人物,他们紧跟时代潮流,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是青年的楷模,学习的榜样。近日,我省发布了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2019年“齐鲁最美青年”,以他们的奋斗和模范带领作用,引领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新时代。
王春林:绿色农业播种者
在矿坑上建造大棚,把因采矿造成的地面“伤疤”,变成了美丽菜园。潍坊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林是一个长期致力于绿色农业的播种者。
2002年,18岁的王春林只身一人远渡重洋艰苦求学。学成归来,怀着对家乡的热爱,毅然放弃百万年薪返乡创业。丰富的人生经历使王春林敢于尝试,积极引进了以色列水培种植技术,发展高效农业。
在水中养蔬菜、在矿坑上建造大棚,引起很多人的好奇,也引发了很多质疑。为建设一期大棚,王春林在矿坑上吃住了一年。当地老百姓到建设现场就跟观景看戏一样,很诧异。“由于我的蔬菜种植技术不依赖土壤且不受环境限制,在冰原、沙漠、戈壁滩、盐碱地都可以大规模种植。”王春林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伴随着一座座水培蔬菜大棚的崛起,王春林的公司成为了以色列高科技现代农业技术转化中转站,并形成了十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他也因此被称为在矿坑上做农业的第一人。
艰苦创业的同时,王春林不忘助力乡村振兴,通过科技惠农,作出了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样板,成为唯一入选《大国重器》(第二季)的农业企业。
如今的王春林积极投身到播种绿色希望的工作之中,将水培种植技术撒播到更远的地方,为农业绿色有机发展努力奋斗。
徐书晗:小发明家走出国门拼科技
临沂第十九中学学生徐书晗是十位“齐鲁最美青年”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虽然她才读高二,却是国内外各项科技比赛中叱咤赛场的一员猛将,不仅获得了机器人奥林匹克全国赛冠军、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金奖等30多项荣誉,还4次出国参加科技竞赛取得佳绩。
她善于思考,生活处处是发明。目前,徐书晗已取得国家专利证书11项,拥有许多引以为傲的发明成果:升降鞋、电热水壶超重报警装置、可调节平衡跷跷板、方便开启的瓶盖、可调节角度鼠标垫……在她看来,科技创新的灵感往往源于生活。“比如,生活中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就会思考怎样改进才能解决或避免它。”
她善于学习,走出国门拼科技。徐书晗不仅对发明有着浓厚兴趣,还对机器人情有独钟。她多次走出国门参加各类机器人大赛。2015年,在韩国举行的机器人搬运赛中的失利,深深触动了徐书晗,从那时起,她便有了一个梦想——让中国科技占领世界科技的制高点。
她冷静地思考如何在赛场上扬长避短,“尽管韩国队在搬运赛上有绝对优势,但我们的临场应变能力很强,在一些注重临场发挥的比赛中很有竞争力。”果然,在机器人擂台赛等项目上,徐书晗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14届机器人奥林匹克国际赛擂台赛一等奖、第16届机器人奥林匹克国际赛个人挑战赛一等奖、第17届机器人奥林匹克国际赛最佳技术奖……“比赛不仅是队员之间的比拼,更是国与国之间研发能力乃至科技实力的较量,我将更加勤勉努力,放飞青春梦想。”她说。
刘源:“六个第一”的第一书记
2017年,菏泽市城市综合开发办公室招商科科长刘源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赶赴脱贫攻坚一线。
作为东明县陆圈镇姚寨村第一书记,两年来,刘源深入扎根基层,为姚寨村募集、争取各项资金近200万元,带领村“两委”培育甜瓜特色致富产业,打造省级合作社;完善基础设施,硬化全村道路;兴建教育设施,建起高标准小学、幼儿园;为贫困户买药买衣帽、为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为村民组织春节联欢会……用实事温暖村民。
让刘源冒起一股劲儿的,正是他自己总结的“六个第一”:第一书记就是要老百姓的呼声第一时间听到,老百姓的需要第一时间发现。有责任,我第一个承担。有困难,我第一个解决。有硬仗,我第一个打。有危险,我第一个上。
脱贫攻坚既是战场,也是成长。“这两年收获特别多。”刘源说,当看到贫困户走进扶贫车间,走进温室大棚的时候,收获的是欣慰;当看到村民们拿到分红挣到钱的时候,收获的是喜悦;当走过新建的小学,听到孩子们琅琅读书声的时候,收获的是自豪;当看到乡亲们拉着我的手不让我走的时候,收获的是感动。“而让我最难忘的还是乡亲们不甘贫穷,誓拔穷根的那种劲头,我为他们感到骄傲。”目前,姚寨村56户108人全部脱贫。
作者:张依盟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