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通天河护路大队:雪域天路守护者

27.08.2019  03:02

青藏铁路安多段通天河护路大队营地。人民网 陈博文 摄

  唐古拉山下,茫茫戈壁。

  蜿蜒的青藏铁路线上,有这样一群人,十多年来,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海拔5000多米的“生命禁区”,用青春和热血默默守护着这条高原大动脉的平安畅通。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从那时起,这条最美“天路”就多了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

  近日,记者一行前往青藏铁路安多段通天河护路大队探访。

  从拉萨出发,乘坐火车沿青藏铁路一路向北,透过车窗,每隔几百米就可以看到护路队员的身影。窗外,他们身姿挺拔笔直,伫立在铁路边,伴随着呼啸而过的列车抬起右臂,庄严地敬礼,给人以满满的安全感。

护路队员们进行训练。人民网 陈博文 摄

  安多县通天河护路大队的辖区位于唐古拉山口北麓,辖区内40多公里路段海拔均在5000米以上,年均气温不足零摄氏度,是青藏铁路全线条件最艰苦、气候最恶劣的路段。

  记者采访时,正值当地较暖和的七月,但是天空还是下起了小雪,气温达到了零下摄氏度。“全年有十个月风雪漫天、严寒刺骨,氧量最高值只有海平面的50%,人的正常呼吸也会感到困难,气候异常恶劣。” 通天河护路大队副队长次仁桑珠告诉记者。

  大队营区位于海拔5100米的地方,距离最近的乡镇有20余公里路途,距离县城80余公里,交通极其不便,吃菜难、就医难、洗澡难、取暖难、住宿条件简陋是队员们面对的最现实问题。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大队党支部带领全体队员坚守岗位,每天24小时,一公里一岗亭,不管是烈日下、暴雨中,还是漫天飞舞的大雪里,铁路沿线,都有他们忠实守护的身影。

  特别是到了冬季,晚上气温最低时可达到零下30℃左右,守护队员只能暂避沿线修建的小岗亭,其艰辛并非常人所能承受。

护路队员列队训练。人民网 宋晨 摄

  在“生命禁区”,通天河护路大队党支部11名党员践行和弘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团结带领210位护路队员战高寒、斗缺氧,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了护路任务。

  有人问,为什么要人去守路?不守着铁路,火车不是也会正常行驶吗?

  护路队员们每天的工作给了我们答案。

  高海拔强烈的紫外线、长年的风吹日晒,黝黑的面孔、乌黑的嘴唇,看这群护路队员的脸,记者难以想象他们才二十几岁。

  一袋口粮,一把铁锹、一卷粗铁丝,每名巡线的护路队员每天携带好工具,在自己管护的路段,来回巡查20多趟,徒步20余公里。

  护路队员们经常需要顶着似刀的寒风对损坏栅栏进行维修。由于天寒地冻,队员们的手上经常满是冻伤,在无法穿戴手套的情况下,只能光着双手维修栅栏,一不小心双手就会被冰硬的铁丝再度划破,导致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有时候,牛羊等动物会爬上铁路护坡进入轨道区,不但损坏铁路护坡,更严重的是危及火车行进安全,易造成严重的铁路交通安全事故。

  2011年春节期间,夜降大雪,整个铁路沿线被大雪覆盖。

  当时夜里温度达到了零下30℃,队员们深夜里忍着严寒,整夜行走于铁路之上,不停清扫积雪确保铁路畅通……

护路队员昂旺益西向火车敬礼。人民网 宋晨 摄

  “看着一趟趟列车安全地从眼前经过,当火车鸣笛声响起的时候,我的心里就会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昂旺益西是护路队的普通一员,他告诉记者,工作虽然枯燥寂寞,但是他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是有意义的。

  昂旺益西今年25岁,参加护路工作已经4年了。在这4年的时间里,他以路为家,与家人团聚时间非常少。

  “想家,但是不后悔。”当记者问到有没有想家的时候,昂旺益西这样回答。

护路队员为值守岗亭换上新国旗。人民网 宋晨 摄

  其实,二百多名护路队员都像昂旺益西一样,默默守护在“生命禁区”的“天路”两旁,为青藏铁路的安全通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最可爱的人”默默守护着“天路”,才有了青藏铁路的平安畅通。(人民网 宋晨 实习生 石俊美)

        编辑:王丽        责任编辑:温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