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面试官眼中的公务员考试:考试规则几乎做到极致
■廖德凯
几天前,2017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工作已正式启动。
公务员考试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由于岗位关系,有一部分人在公务员考试中的身份无法保密,那就是组织人事部门的“职业”面试官。我就是其中一位。
当了这么多年的面试考官,每每看到网上一些对于公务员面试似是而非的评价与段子,总是如鲠在喉。因此,我把亲历写了下来。需要提醒的是,每个省区市的操作过程会有些许不同。
从制度设计来说,公务员考试已做到极致
有朋友曾私底下问我:公务员考试到底有没有猫腻?
我的回答是:从制度设计来说,为了防止不公平,我国的公务员考试规则几乎做到了极致。任何一个制度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任何时候都会有人不停地寻找制度所隐藏的漏洞,考官本身也是人,不是机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的机制下,当事人寻租的机会很小,成功的几率更小。对考生个体而言,大可不必担心自己因为“没有关系”而被人“挤掉”。
首先,公务员考试都是省区市一级公务员管理部门统筹组织,笔试成绩出来后进行公布,没有成绩根本是进不了系统的;系统会根据成绩按比例选取进入面试的考生,下面的相关部门根本无法改变。
至于每一个职位录取几个人、按照什么比例安排进入面试的人,都是在报名之前的公告中已经明确的,事中如果因特殊缘由有所调整,也要经过严格程序审核后在考试之前向社会公布。
当然,在安排面试中,也常见递补进入面试的人。一般都是排名靠前的考生因各种因素放弃了这个职位,然后组织者根据排序依次递补。
因此,与其受一些网络段子的误导,整天琢磨如何找到“关系”走捷径,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提高自己,让自己达到一个公务员应有的认识和素质。
每位考官整场面试打分尺度一致
在公务员的笔试中,《行测》是客观题,标准化答案让打分非常容易,计算机直接算出即可;《申论》是主观题,但仍然有着明确的答题要点。
面试则完全不同。在大多数省份的公务员考试面试中,面试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更多是依靠考官的个人认知、个人感觉,对应相应的评分结构,给出分数。每位考官对考生的整体平均期待值不同,他的尺度就会不同;尺度不同,分数就有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差异。
当然,有的主考官会在打分前提出建议,建议每一位考官的平均期待值在一个分值幅度。这时,不同考生之间在面试成绩上的分差就会小很多。每一位考官都是独立打分,要求考官个人的尺度从第一个考生到最后一个考生保持一致。如此一来,尺度严的考官,他打的分数一直不会很高;尺度宽的考官,也不能因为其他考官的分数而影响自己的尺度。
因此,如果将每位考官一天下来对所有考生的打分与考生的最终成绩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每一位考官所打分数的曲线和考生最终成绩的曲线基本一致。独立打分,保持尺度,这是考官打分的基本原则。
此外,考官的打分表和平衡表都要签名后封存,相关部门会进行抽查,如果遇到合理投诉则肯定会查。如果一个考官的尺度显示出“畸高”“畸低”,那么这位考官的麻烦就来了。
不同打分尺度、不同经历背景、不同行业的考官,通常都会以自己的尺度对考生保持独立判断,然后对考官的打分进行综合,得出考生的综合面试成绩。可以说,这样的成绩,不是评价考生个人好不好,而是给参加面试的考生一个综合排序,分数只是排序的细化而已。分数高,只说明你在这批考生中处于前列。分数低者则相反。
“培训体”让考官很难评判考生优劣
从我个人的观察和理解来说,我不太喜欢公务员考试普通管理岗位有面试环节,因为普通公务岗位并不需要能说会道。而面试最大的功能就是考察考生“口才”,能说会道的肯定占优势。当然,能够通过笔试脱颖而出的人,并不会太差。
另一方面,年轻人可塑性都很强。哪怕是原本不太会表达的人,只要在岗位上锻炼一段时间,都会有很大改观,这种例子在现实中很多。因此,在15分钟时间里就评判一个人的成长潜力是不科学的。而在面试中出现的千篇一律的“培训体”,也真让考官很难评判出谁好谁差。
就我所在的省而言,现在的面试权重也在逐步降低,基本上降到了40%以下。这说明决策机构也在不断反思,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而面试的设置,是决策机构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权衡的结果。
我曾见到一些年轻的公务员,入职后第一时间不是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工作的程序、内容、要求,而是在表面形式上花功夫:一见领导就一个九十度鞠躬,舌绽莲花夸夸其谈;私下狂言多少年内要达到什么样的职位高度;手上不是业务书籍,而是如何利用“关系”达到目的的“伪教科书”……他们以为这些是“混官场”的不二法宝,同时将自己的升迁作为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唯一目的。这就是被社会错误观念严重误导后的“入错行”典型。
这样的年轻人的最终结果无外乎三种:一种是被碰得鼻青脸肿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认真改正后成为合格的公务员;一种是精神消沉,成为只会按指令行事的“公务机器人”;一种是发现公务员职业与自己的目标相距甚远,从而主动辞职。
我想,这些问题的发生,一方面是社会上一些错误观念的误导;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与有些公务员考试的相关学习培训过于注重对所谓知识的掌握、过于注重应试技术有关,却忽略了公务员职业本身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这些都是我想写下本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