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贸,拓宽山东外向型经济的“新舞台”
编者按:
今年7月召开的山东省委十届十二次会议确定,山东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精准有效的措施推动稳增长调结构,着重把握“四个关键环节”,努力实现八个方面新进展。围绕这个主题,10月12日,“新常态·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在济南启动。活动将通过全国新媒体的视角,全方位展现山东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和成就亮点。
10月7日起,大众网、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官方微博、微信全平台推出系列文章——行稳致远在担当,围绕“一个定位,三个提升”,从项目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六个方面,宏观讲述山东“稳调”故事,全景呈现为“走在前列”而奏响的山东乐章。
“行稳致远在担当”(43)
中韩自贸,拓宽山东外向型经济的“新舞台”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薛家明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标志着中韩自贸区建设正式完成制度设计,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中韩自贸协定创新性引入地方经济合作条款,明确将中国威海市和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据统计,目前,山东与韩国的贸易额占全国的13%,韩资利用率占全国的1/3,有5000多家韩资企业在鲁兴业,10万韩国人在山东长期生活工作。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不仅有利于山东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和项目落地,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也为山东企业提供了借道韩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可见,签署中韩自贸协定,特别是威海市和仁川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也是山东经济完成新跨越的现实契机。
既有理论层面的高屋建瓴,也有现实层面的迫切需求,那么,具体到现实层面,我们该怎么办?无非就是两个字---实干。将理论的蓝图落实到行动上,将纸面上的协议落实到现实中。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威海海关共办理过境业务273票、545个标箱、4170吨,货值超3000万美元。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不仅表明威海干得不错。更告诉我们,自贸区增创也是开放型经济的新引擎,“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
其实,目前的“威海成绩”,也只是小股的“自贸红利”。据了解,中韩自贸协定共22章,包含商品国民待遇与市场准入、原产地规则、通关程序等内容。为保护各自经济,韩国对大米、辣椒、大蒜、带鱼等596种进口农水产品继续征收关税,中国对部分石化、钢铁、汽车等进口产品依旧征收关税。可以想象,假若全面铺开,自贸建设会对山东乃至于全国经济而言,会产生多么大的正效应。显然,结果值得期待。
我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无疑,中韩自贸建设这个大“芯”,将极大地扩展区域经济的舞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加装自贸“芯”的山东经济,必然会在旅游、货物贸易、医疗美容、健康养生、文化创意、影视动漫、时尚创意、跨境电商等方面,舞出齐鲁风采,舞出中国魅力,舞出新常态下改革开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