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3项举措明确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路线图

03.08.2019  19:01

    8月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对《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进行解读。《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大宗经济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全省整建制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力争率先建成“两全两高”(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示范省。

    目前,我省农机装备制造产品涵盖全部7大门类35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机装备产值约占全国的1/4。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4亿千瓦,占全国的1/1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5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我省农业生产全面进入了机器换人的新时期。

    “但总体上看,我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卜祥联介绍。具体而言,一是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门类不全和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并存,机具的可靠性、适用性和智能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强,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二是机械化水平不平衡,有的环节甚至还没有破题。三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品种选育、栽培制度、种养方式、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有待加强。四是适宜机械化的基础条件建设滞后,存在农机“下地难”、“作业难”和“存放难”问题。

    针对问题短板,《意见》从加速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等七个方面明确了十三项具体举措。

    首先,将创新摆在了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位置,提出将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基础前沿、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协同攻克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电子信息等“卡脖子”问题,促进种养加、粮经饲全程全面机械化创新发展。鼓励大型企业向成套装备集成转变,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推动潍坊、聊城、日照、临沂和济宁等市农机产业集群发展。

    同时,在巩固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加速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主攻花生、马铃薯、大蒜种收和棉花采收机械化。

    为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意见》提出对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包括机耕道建设和土地集中连片改造。同时,积极落实农机服务用地、用电等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农机服务组织生产条件建设。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营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农村“请工难、用工贵”和“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的重要措施。《意见》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机企业和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信贷投放,开展政策性农机购置贷款担保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对购买大型农机贷款进行贴息。

    农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并举。一方面,加强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支持企校共建,培养爱农业、懂管理、会经营的高层次人才,注重国际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另一方面,遴选和培养农机“土专家”,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办领办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完)